香港的四大天王,代表着一个时代。代表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青春过往。1992年的时候四个人在台上轮流唱,张学友穿的运动衣,郭富城一身黑,刘德华除了袖子黑色之外一身红,黎明是穿1件白色底衣。每人了好几首歌曲,《对你爱不完》,《 但愿不只是朋友》,《You and Me》,《不需要爱情》……记忆犹在耳畔。小时候的我自然是“学业优先”的,一心只读圣贤书。一直到了高中,进了县城左右,才晓得四子。刘德华演的电影《无间道》,《大块头有大智慧》,《童梦奇缘》,在那段时间得以看到 。其他三位的歌曲方面基本没接触。就连黎明黎天王在成龙电影里面客串,都被“功夫巨星”成龙的光芒给掩盖。在这里不知道用一叶障目这个词妥不妥?有知道的小伙伴可否告知?张学友呢,班上倒是有听其音乐的,可是没有接触到。郭富城的歌就更不消说了。
90年随着张国荣和谭咏麟争霸结束,谭咏麟淡出香港乐坛,张国荣全面退出,香港歌坛出现了真空,以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为新人代表开始在乐坛展露头角。香港乐坛迎来了新的时代。因为四大天王,中国内地诞生了第一批真正意义的追星族,歌迷开始为偶像做一些狂热的举动,各式各样的明星周边产品也陆续地产生,热卖,专辑磁带,明星海报,明星卡片,唱片,明星贴纸,内地并开始热衷模仿四大天王的发型,衣服穿着,甚至唱歌发声,声线。内地人第一次感受到了香港流行文化对生活的冲击力如此巨大。
先说张学友,在音乐上面的成就无人能及。把华语音乐提高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也是四大天王唯一一个还活跃在音乐圈的,一代人的偶像。刘德华,金马奖影帝,金像奖影帝。劳模,电影界成果斐然,很多深入人心的角色。唱歌方面也是非常厉害,许多金曲, 自己也作词作曲。慈善方面也是身先士卒。也提携了很多的新人。郭富城,号称舞王,以舞曲闻名于世。舞曲曾经风靡一时。电影方面也拿了金像奖影帝。黎明,是里面成名最快的,也在当时拿了许多奖项。只是后来退居幕后当了老板。
记得当年只知道:黎明,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曝光热度很高,慢慢的才发现磁带这个东西,黎明和郭富城的歌曲很多,也经常脱销。刘德华、张学友的歌曲较少,从那以后大陆市场变化加大,到了1997年,四大天王的演唱会频频上场。关于四大天王各有各的喜欢,各有千秋所长,本人是黎明迷,总感觉他很亲切,个子又高挑,相貌可观。听他的歌曲比较多,当然只听国语版,粤语歌曲也好听就是不太懂,国语歌曲:“深秋的黎明”一直有保存。
在不知不觉的路上听到了香港四大天王的消息,当时是1992年的春夏,接着铺天盖地的感觉好爽,好像是昨天的事。当年的偶像力量冲击着内地的枯燥的文化市场,从那个时候开始知道了什么叫“偶像”。正合时宜1993年初电视里播放黎明演的电视剧“今生无悔”,一直就追了下去,不要说为什么追“偶像”,因为那个年代的大陆娱乐受限,贫瘠和荒凉,突然发现香港的“四大天王”一说,美不堪言。
因为四大天王,中国内地诞生了第一批真正意义的追星族,歌迷开始为偶像做一些狂热的举动,各式各样的明星周边产品也陆续地产生,热卖,专辑磁带,明星海报,明星卡片,唱片,明星贴纸,内地并开始热衷模仿四大天王的发型,衣服穿着,甚至唱歌发声,声线。内地人第一次感受到了香港流行文化对生活的冲击力如此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