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说黛玉小性,娶媳妇可得娶宝钗这样识大体的。且不说黛玉是不是真“小性”,单单说说宝钗,她的做派就不让人喜欢。
一、宝玉去黛玉房里洗脸,袭人抱怨一大早就去小姑娘房里逛去,宝钗暗道“别错看了这丫头”,可是宝钗还不是一大早就去小男生房里逛去了呀?这不是双标嘛!
二、小红和坠儿说私房话,她偏偏去偷听,完了还祸水东移给黛玉,不厚道。
三、连宝玉都不认得的丫头,宝钗光听声音就知道是谁,这不科学,得多用心打探宝玉的事儿才能做到。
四、说宝钗是被父母之命绑架的人,也得想想金玉之论早就有了,宝钗还一天到晚不管人家小伙子是睡觉还是别的,总往人家院子里跑,丫头都不反感她了。甚至宝玉的亲随焙茗和莺儿竟然摆酒席,拜了干亲。宝钗这波操作太溜了。
这些事儿太多了,连宝玉都对金玉良缘反感得很,睡梦中都在抗争,偏偏给宝钗听了去,她倒好,跟没听到一样,该怎样还怎样。且宝钗也知道黛玉宝玉二人郎情妾意,那又怎样!
那就看怎么解作者对宝钗的设定了,歌颂的是男权社会下璀璨的女性光辉,而且钗黛永远同时出现,警幻的妹妹,判词,诗句,寿宴上同饮一杯,,所以有脂批云宝黛为一人,乃后续见,黛玉回林如海办办丧半年,文章只写宝玉,从不见宝钗,黛玉半年后回,才引出钗黛,,,杨妃说宝钗,飞燕说黛玉,都是被引为历史罪人祸乱皇帝,以致天下大乱,这里暗指讽刺怪罪女性的,不怪皇帝的,,所以用元春命运联系贾府讽刺,比如胡太医用虎狼药,是伏后面让尤姐小产,因为胡太医没有用,偷听这也有伏,,小红本来就没地位的丫头,所以这里偷听陷害就没下文,但是有伏黛玉背锅,,,在贾宝玉生辰宝钗说有比玫瑰霜更坏的事情就指的偷听的,接着引出查抄大观园,偷听这里掉手帕结情缘,大观园是掉香袋结私情,,直接没有抄宝钗,抄了黛玉,因为宝钗偷听到了,关了门避了嫌,偷听前面宝钗说他们兄妹素不避嫌,所以查抄到了东西,但是偷听没有下文,这里也没有下文,没有找黛玉麻烦,直接翻遍,但是偷听最后有一句被蛇咬了,有伏后面宝黛结合出事,只不过没了后面回合
其实从现实来看,如果两个女子让你选一个做妻子,一个可以时刻保持镇静沉稳为你出谋献策,一个一个多愁善感时刻可能使小性子。宝钗是精明,那个时代,那个家族,她背负的不是她一个人的幸福荣辱,作为一个女子,她有权主持自己的人生吗?至于金蟾脱壳,诬陷黛玉,当时小红说,要是是宝姑娘就没事,要是被林姑娘听到了那可怎么得了,还急哭了,是想,林黛玉要是人品真的那么高尚,两个丫头能如此担忧,现实生活中,你们喜欢这样的人吗?宝钗知道人际关系的重要,也知道收敛锋芒,未雨绸缪,这样以后她才能当家,才能真正女主内。至于王熙凤更喜欢黛玉,那是因为她要讨好贾母,林黛玉不会有任何危险,看不出她的心思,下人都偏向宝钗,宝钗不是府内人等等原因
咋说呢,从小就喜欢林黛玉。贾宝玉是真的真心喜欢林黛玉的,任何时候林黛玉生气,贾宝玉都会第一时间哄她。薛宝钗吧,不知道该怎么说,可能对我来说她最大的黑点就是跟宝玉结婚了吧,很多人都说就算她不愿意也没有用,那个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反抗,但我真的不觉得以薛宝钗那样机灵圆滑的性格会愿意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如果她不喜欢以她的机智会想尽办法不从,所以她其实是非常愿意嫁给宝玉的,喜欢到她明明知道宝玉不喜欢她也愿意嫁。最后,苦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因为从始至终将《红楼梦》看下来,我们都有一种感觉,就是宝玉对黛玉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真心喜欢,超过其他姐姐妹妹。可是薛宝钗在大人们的安排下,强行插入,各种诱导诱惑宝玉离开黛玉,这就让人很反感。尤其是林妹妹那楚楚可怜的样子,本来就是一个柔弱女子,再被贾府和薛家家族背后的强大势力压迫,明明就是倚强凌弱嘛!人人都有同情心,打抱不平之心,自然对宝钗没有什么好感了。
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做事太过“无情”,虽然做了很多好事,但是不是本心出于对某些人的喜欢才去做,而是为了博得一个好的名声,因此难免虚伪世故了些。即她送赵姨娘母子东西来说,并不见得真心看重赵姨娘。而她在滴翠亭上面的“金蝉脱壳”之计,也让她被诟病陷害颦儿。种种事迹,让人觉得她太过聪明和尤城府,很难真心接近,不像颦儿,掏心掏肺的话都愿意给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