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心中,父亲的形象永远是伟岸的。他是超人,他是英雄,他无所不能。这样的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有些许变动:尤其是看着他挺拔的身躯渐渐佝偻,步履开始蹒跚,青丝变银发……这些变化一直都在悄无声息地进行,我们却一直没有发现。当筷子兄弟的《父亲》的前奏吹响时,我们感慨原来父亲也是会变老的吖;当高潮回荡时,我们猛然发现那个超人一般的英雄父亲已经老了吖。这种认知上的强烈冲击,让我们面对屏幕前的这首向父亲告白的小情歌不禁潸然泪下。
音乐本来就是情感的载体,它有抒发情感,传递感情的功能。创作者通过歌词与旋律传递对父亲的复杂情感,而听众似曾相识的经历自然而然地引发共鸣。同样的内容,换作是演讲和文章可能就没有这种催人泪下的效果了。筷子兄弟质朴淳厚的歌词配上怀旧的旋律,点缀以独特的伤感嗓音,让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光速找到了知己。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能有这种心灵上的契合,着实不易,泪流满面是对知己最大的尊重与认同。
歌词在耳边回响,我们明白了那么多年来的予取予求并不是天经地义,只是因为他爱我们。孩子总是潜意识地依赖父亲,尽管长大成人了,遇到困难还是会向父亲求助,可我们忘了父亲再强也只有一个肩膀,一味地索取会让他们很劳累,我们忘了父亲的心也是很柔软的,需要好好保护,也很在意我们的一句感谢。我们的眼泪里有愧疚,有懊悔,更多的是感激和珍惜。
我个人觉得很好,尤其是歌词中写到时光慢些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在长大,父亲从帅小伙变成了满头白发的大叔,为了我们的快乐成长,不曾后悔,不曾抱怨过,而我们最多的是任性,偶尔还发点小脾气,是父亲一直在包容我们,用他坚实的臂膀给我们撑起一片蓝天!
2011年12月,筷子兄弟创作了《父亲》这首歌。该曲源自王太利在拍摄老男孩的过程中父亲患病去世,其深刻体会到子欲孝而亲不待的痛苦和遗憾,于是写出这首歌,在缅怀自己父亲的同时,也提醒大家多关爱一生操劳的父亲,不要留有遗憾。
筷子兄弟的这一首《父亲》虽然发行于2011年,可是作为经典歌曲,即便几十年后再听这首歌,我们依然会想起自己的父亲。听这首歌,就是听的自己的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