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香港电影人很敬业,而且明星云集,各类影片百花齐放。但是香港影业有一个隐患,那就是拍片一窝蜂的形式,什么类型的电影拍火了,大家都去排,导致这类电影最后完全被拍烂了,而观众也审美疲劳了,所以一个类型一个类型的拍下去,短短10年的时间,让香港电影的所有类型片都逐渐没落了,而且后期的演员素质不高,影星后继无人,全靠一些老电影人在撑场面,可是毕竟他们都老了,也后继无力了。
在一些IP大剧中,明星片酬在制作成本里甚至占了75%。明星片酬经常涨得比房价还快!导致很多IP大剧的制作成本都在一路飙升,比如最烧钱的IP古装剧,成本不过亿都不好意思拍!它们的成本大概在2-4亿!一个演员在一部剧里就能拿走2亿!这让中国房价情何以堪!高片酬带来的无下限的制作费用,5毛钱做出来的特效当然不好看了。
演员片酬过高导致烂片盛行,李连杰拍摄《少林寺》时,《少林寺》总投资额120万元,李连杰拿了多少片酬呢?那个年代就创下了1亿多票房,很多人会想,李连杰的薪酬一定很高吧?其实不然,李连杰的片酬只是一天1元,拍摄完,总共赚了300元,大家可想而知主要演员片酬居然只占到0.025%。
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影市场需求大,以致有许多好多投资者投资电影,就香港那时产量多现在几倍,激发当时电影人创作,其自然精品较多,但是现在因为题材的缺乏,内容多于雷同,盗版以致电影人流量的锐减,没票房几人投资,看现在所拍大片都是那几个人,自然精品少!
80年代、90年代电影产出较少,当时电影拍摄主要还是以国家拍摄为主,电影年拍摄量约为100余部左右,不是当时群众喜闻乐见的剧本都不敢拿出来拍摄,且当时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群众的文化生活鉴赏力才开始发掘,当时的电影较少给人的影像十分好。
香港当时的优秀电影有如《保密局的枪声》、《庐山恋》《少林寺》《木棉袈裟》《神秘的大佛》《405谋杀案》等叫好叫座的影片,当然也有不少烂俗的电影,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好的我们依然记得,烂片我们早就已经忘记了,美好的记忆总是留在最好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