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经常看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对主持人孟非的主持能力和应变能力相当佩服。但同时也看到女嘉宾们个个穿戴时尚,个个的对爱情的追求好象要求对方非达到完美的程度才行,对所相亲对象的标准要求基本上都不大现实;而男方基本都是很优秀的人,但口才却都不大理想,虽经主持人孟非的极力圆场补救,但女嘉宾的尖牙利齿几句话,令男方狼狈败下阵来,最后成功牵手者却翏翏无几,最后真的走在一起的恐怕只有百分之几吧,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但对孟非的主持艺木和口才笔者是十分赞赏的,其他几位专家与孟非的现场配合也十分地好,这也是广大观众一致认可的;同时对一部分女嘉宾是真心来相亲还是来作秀和炒作自己的问题提出质疑。
中国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家丑不可外扬这句话不是凭空来的,试问有几个人会把家里的糟心事搬到公众面前?邻居知道了都觉得丢脸还上电视让全国观众知道?况且真的是那么大的矛盾,那些什么所谓的专家就在镜头前面十分钟劝几句就能和好如初?能不能别那么幼稚啊。这类节目无非就是抓住了我国广大岁数大的观众咸吃萝卜淡操心的心态,爱看热闹,爱管闲事,具有强烈的窥探欲和嚼舌头的欲望。对于这类观众,节目组可谓煞费苦心,这也是为什么这类节目已经那么假了还能活着,无非就是因为还有人关注,还有收视率。
如果还记得早期的《非诚勿扰》,有些女嘉宾一站几十期不下去,后来反而引起了媒体的讨论,节目组就更舍不得让她们下去了,站在那儿就有话题,下去了怎么弄?培养一个有话题的女嘉宾是需要时间的,况且不一定节目组培养的女嘉宾观众就认啊,所以好不容易有一个引发社会舆论了,当然要多站些日子。再来说说那种调解类的节目。如果说相亲节目还有一定的社会需要,那这种生活调解类的节目就是纯扯淡了,充分发挥编导们的想象空间,但拜托现在都2018年了,故事的套路能有点创新吗?
在《非诚勿扰》中牵手成功的男女嘉宾,后来真的在一起了吗?这个我还真的不知道。我觉得最后在一起的可能有,但是成功的几率不高。最关键的因素是认识的时间太短,交流有限,了解不够,是很难建立起真感情来的。逢场作戏的多,一见钟情的少。本来就一档真人秀节目,借机表现、推销,炒作自己是真,寻找爱情婚姻只是一件美丽诱人的外套,外包装而已。大家就当它是娱乐一下眼球吧。不必太当真了!
即使没牵手成功也不能说就是为了炒作,你想啊就那么十几二十个人,生活中谁的交际圈也不止那么点大吧都找不上,那么几个人那么几十分钟里就能找上?我估计连彼此长什么样都不一定记住,不过话说回来,现场的嘉宾里没合适的,万一现场观众里有对上眼的呢,万一电视机前的观众有看上你的,从这些方面来说上节目展示一下自己也没啥坏处,至少是多了不少机会。
肯定的是有真心想结婚的,或者说有想找个男女朋友的,只不过后来节目太火了,多少就会有些变味,毕竟是电视节目,就会有很多人想通过这个平台火起来,在物质面前,能经得住诱惑的可以说没有,或者说诱惑的还不够,只要够,谁都会沦陷。头几期基本都看,后来的不看了,后来的基本不像相亲节目了,变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