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蓉长期混迹在于妈的古偶剧里,大部分演员演技都不过关,很多时候都是随便比划两下就完了。杨蓉在这里面算是矮个里拔高个了,颜值在线,又肯下功夫去钻研,不糊弄,自然看起来就演技很好。但这档综艺里跟她同台pk的是混迹于各种影视剧、话剧舞台上的演员,参照物不一样了,杨蓉的演技短板就体现出来了。就像经常在班里考第一的人,到了年级上可能前十名都排不上。杨蓉蛮可惜的,演了那么多大火的电视剧,人却始终没有火起来。加上节目组打错名字、电视剧被抢走角色这些事情,大家普遍会对她有一种同情的态度,这一点很影响判断。最后即兴表演那段,不知道是不是被剪辑剪掉了,杨蓉其实只说了两遍“什么”,而导师的要求是说三遍,这已经很不合格了。她最开始那段神态,也不太像是听说姐姐怀孕了的样子,反而像热恋中的少女。弹幕还有很多人说她是太紧张了,看得出来,杨蓉有上进心,也想把剧演好,是过于紧张了。金世佳也紧张啊,看到摄像机说话都不自然,一上台的时候腿还在抖,但他一进入角色就找到状态了,最后的作品完成度也很高。所以不要拿紧张当借口,谁不紧张啊?如果是因为紧张影响了角色发挥,说明你连基本的快速进入角色的能力都没有。如果真的有演技并且享受表演的话,当你一入场的时候就应该进入了角色,完全沉浸在表演中了,根本顾不上紧张了,哪还有空去想着自己这是在比赛?
金世佳的台词是问题最大的部分。首当其冲的是,他的气息太薄弱了,几乎像是没有接受过表演系的专业训练。在对手戏中的台词,几乎看不到他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真实过程;爆发段落就只有“使劲”一种方法……宋轶也有自己的问题。如果说金世佳提供了一种技巧糟糕的表演,宋轶则给出了一种陈旧的技巧。不知道是不是北京人艺的关系,宋轶的表演,劲儿有点太足了。宋轶的表演时时刻刻保持字正腔圆的均一节奏,有种播音员风范。同样举个例子,宋轶两次说到故去未婚夫的时刻,应当是一个前后呼应的重要线索。除了悲伤,有没有PTSD?有没有对于金世佳的恨?有没有掩饰过程中的紧张?宋轶的“悲伤”过于流于表面,像是一种“刻意表现的沉痛”,而缺少了真实。
我知道金世佳专注表演事业,不是炒作的人,也不走流量,在高峰时激流勇退。但是,我就是觉得他的表演不如宋轶。他太过于注重表演方法,在情感的表达上我觉得不够,我更喜欢一些真情流露的表演。我之前看过他的话剧狂飙,刚开始并没有认出是金世佳,他一直用一种亢奋的嘶吼的状态在表演田汉,真的让我很出戏。整场演出下来我没有浸入感,对剧情也没什么印象了,可能剧本要背锅吧,但是他的表演方式我真的不喜欢。昨天的演出中我依然感觉他是这种表演方式。其实有的时候表达激烈碰撞不一定要用嘶吼要狂喊,演员有的时候要懂得“收”。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客观说来,后宫戏不太适合舞台的形式。话剧舞台上描写政治风云的宫廷戏不在少数,而描写群芳争宠的后宫戏我还没有见过能看的。后宫之争,往往在水面之下,周期长而烈度低。表面的风平浪静和实际上暗流汹涌之间的矛盾和信息差,是给观众带来审美乐趣的重要因素。电视剧的形式,显然更适合这个题材。这次《后宫》的剧本作为原创,其实已经比较努力了。台词讲究,人物鲜明,但在这么短的铺垫下安排一次高强度的冲突,突兀是必然的。
李雅菂2005年从中戏毕业后,一直在中戏教授表演至今。在他看来,表演的本质是给予,所有的创作也都是给予,不给予就无法接受,但大部分人在台上想的都是获得。尤其是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竞技性贯穿始终,每个人来到这里都想赢,都想获得更多的关注。加台词是选手们最爱做的事情之一。在刘羿良看来,这是演员拍影视剧留下的后遗症,老觉得只有有词的时候才有镜头。殊不知在加词的同时,也给了词少的人更多的表演空间。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王媛可可惜,但演技这种东西难道不是见仁见智吗。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出的结果不一样难道不是很正常?下午上的热搜是人家自己愿意上的吗?蹭蹭蹭到热搜第一,最后谁受益?自己难道不知道自己这次演的不好,谁会在风口浪尖挑事,不过是有心人做的太过分。最后把她变成口诛笔伐的对象而已,看客们疯狂的拿起手中的键盘,从下午的褒到晚上的贬,最后不过都是有心人的傀儡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