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圣人”?“圣人”就是圣贤之人!“处无为之事”,处,处置、处理、判断的意思;“无为之事”就是有目的而为之的事情,“有的人为名,有的人为利”,为了获得名和利许多人不择手段,他们的“为人处事”就是有目的的行为。“无为之事”就是随性而为之事,不刻意掺杂目的性,能够遵循事物的内在规律,不妄想顺其自然的处事方法!“行”,行为的意思;“不言之教”,也就是不受别人的言论影响的教诲!许多时候一个人的想法明明是对的,可参考了别人的观点之后却完全走上另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去了,这就是中国人说的“走叉了道”。
《道德经》本是整体和辩证的上古奇文,理解二章这两句需从整体理解。先讲第一、二、三章的整体,第一章是整部经的定论,世界的客观即是无常和有常;第二章直接由客观世界进入人的主观世界,前两句谈人世主观皆为空,用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声音、前后六个辩证关系导入人世圣人之心,处无为之事,“处”是主观的开始,“无为”是客观存在;“行”是我的开始,“之教”是客观世界的反馈。下一次正是此两句之注解,万物作是世界的发生,不辞是我的作为,如乾卦之意天行健自强不息。
是有无构成了大自然永怛运行规律的完整体系。老子称道可道,/而老子是从这一自然智慧中得到精华,并依据人类的本性,从深层次设计出一套以无为结构为体系的人间游戏规则称非常道。并在《道德经》的八十章中以哲学概念形式描述。其核心首先是告诉天下圣人们,什么样去制定一个和自然规律相当且永久运行的宪法秩序,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是无私,为是奉献。无我随缘(不攀缘)奉献于众生。即佛曰:普渡众生。
不言之教,禅宗有云:言语道断,开口便错。自然无有任何言说,却承载养育天地,日月星辰及万物众生,人法地,大地母亲离一切言说,却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之广厚之坤德承载养育一切有情,无情众生,是不言之身教。然众生根机有别,同视而得异。
无为即道,当你把所有原则、规律掌握、运用到极点之时,这些条条框框已经融入了你的血液,所有事情你都无需过多思考,只要按照常理顺其自然的让它发生,就是最对的选择,表达交流也是这样,不用过多的言语,只要别人看到你的所作所为,感受到你的气场,就已经从你身得到了你想给予的东西了
因此古代的圣人不为自己的私有目的而办事,不靠花言巧语,而用自己的行动做百姓的典范;自然万物孕育了就细心地让它们发展,出生了就耐心地让它们长大,扶持它们成长而使它们不过分地依赖,成功了却不把功劳占为己有。正因为他们不把成果私自占有,百姓才拥护他们,不离开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