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消失在舞台上之后。回头看历届春晚,在对比现在的春晚。用少了点意思,虽然现在沈腾,贾玲的作品很优秀,但是没有那种,赵本山一出来就过年的那种感觉。我想是赵本山的确是小品演的好;就是他承载了时代特色吧。就好比我们怀念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港星一样。
怎么说呢,他的小品是一种讽刺性小品,这也就是说我们所追求的没有达到境界,是一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一种小品,其实就是一种嘲笑别人的小品,嘲笑农民的无知,把农民的朴素当成了笑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些人会笑的那么开心,但是演的还是挺好,唠家常的一种快乐,主要还是过于嘲笑弱者了,嘲笑残疾人,嘲笑患者,偶尔仔细想想,从我们大众就应该改变一下思想,赵本山只是演小品为了观众能笑,如果我们把可笑的东西去改变一下,笑天下可笑该笑之事呢!那么,赵本山,会专思于另外的一种模式来为大家演绎欢笑了吧!总之,是大多数观众都爱嘲笑弱者,我们应该改一改自己的观念,自然而然的,搞笑艺术家们,就会走向更高的层次,
赵本山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赵本山只不过是一个走红的农村艺人而已,哪有传说中的那么有势力有背景啊,不过,本山大叔还是有一些财力的。本山大叔不同于郭德纲的德云社按照戏班子和辈分来维系,赵本山的本山传媒已经按照公司化规模化来运营。捧红一些明星,自然不在话下。
东北人可能知道,在东北民间流传着一首歌《东北东北》,其中有两句歌词“一过山海关,全都是赵本山”,而“一过山海关,有事找本山”大致演变于这句歌词。赵本山自从被姜昆推荐到央视后,一路高歌猛进,从90年到13年的央视春晚,赵本山基本上每年参加,可谓是春晚“钉子户”,并且连续15年夺得了央视春晚节目一等奖,被称为实至名归的“小品王”。
赵本山大叔可谓是中国喜剧的第一人,他之前每年上春晚都能让大家笑的前仰后合。但是很多人说赵本山在东北实力无人能敌。徒弟见他要行跪拜之礼,其实也就是过年过节和赵本山的寿辰的时候会这样。所有徒弟都来跪拜,这是因为赵本山的收徒仪式,无论二人转还是相声都有这样的礼节。
赵本山邀请《第22条婚规》的主创人员去庆功,在宋小宝表演完之后,赵本山夸赞黄圣依唱、跳、舞、斗样样出彩,完全符合一个二人转演员的标准。这时,黄圣依在大庭广众之下,噗通一声下跪,拜赵本山为师,赵本山一时惊慌失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