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歌,注定得在光影里,和那些画面一起,才有味道。浑颤,抱歉,真没有咯。无法自拔,久久不忘,倒是真的!看看吧,趁你,还能被光影打动的时候。《Five Hundred Miles》,身在异乡的人,听不得!旋律一出,就被化了。最喜欢的一句台词,关于民谣的:If it was never new , and it never gets old , then it's a folk song .如果一首歌从不是新歌,也从不会变老,那它就是民谣。
《丝绸之路》,这个作品是全国的第十八届全国民族区域作品比赛的金奖,我们团几乎每次校内演出、高雅艺术进校园都演的曲子。演出率这么高因为:它真的很美,像她的名字一样有着浓浓的异域风情和中国古代气质古典美。整个曲子从调式、和弦、配器上说都非常成熟,既借鉴了西洋作曲的一些优点,又充分展现了中国民族乐器的魅力,最重要的是,再没真么听过民族交响乐的人都会喜欢上她,着实是无门槛。每次演出之后我们的观众反馈最喜欢的几首乐曲中必有她。因此,即使我们团是力求每一场年度音乐会都与上一年不一样,但很多时候这一首还是保留的。
《印象国乐-大曲》,严格地说,《印象国乐》是中央民族乐团历经六年心血筹划、三年时间磨炼,与导演王潮歌倾力推出“印象”系列作品。我非常有幸地去看了他们排演《又见国乐》在杭州的演出,非常精彩!(这里就不跑题多说了,总之真的是非常用心,很有感染力,当时在场的我真的『『浑身颤抖、无法自拔、久久不忘』,但是我这里说的是姜莹写的民族交响乐部分。非常有气势,听过以后你也许会惊叹原来中国民乐也可以像西洋交响乐一样有这样有气势深度的曲子!
《悼歌》,这首是大漠孤烟直组曲(第四乐章),赵季平先生的作品很多都是非常触动人心的,很少有人听过,我们团排演过(要不是张列老师推荐,我们估计都不知道这曲子……),真的,我每次排这首曲子都有种想哭的冲动……(可能因为是理工直男,所以最后还是没哭出来( ̄. ̄)),尤其是后面一节节慢慢升华的部分。据说,这首是为了缅怀台湾某次大地震的逝去的同胞作的曲,也是赵季平的夫人最喜欢的作品。
《霸王别姬》,这首非常有名,当然是确实写的好呀!乐曲创作角度和上面的《十面埋伏》相反,是从楚霸王项羽和虞姬的角度去看这段历史,更具有历史故事的悲剧性,加上有歌唱家的唱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对于观众来说更有视听感染力。建议看视频(找到合适的会贴上)乐曲第一个音就让人为之一振我们团很多场演出都是把《十面埋伏》和《霸王别姬》连在一起演出,效果非常好~
《十面埋伏》,气势磅礴!这也是极有张力的一首曲子。分为好几个乐段,有故事有画面感。我个人比较喜欢吹打、大战这两个片段。主要是从刘邦的经历波折后获胜的角度去看这段历史。我们团用这个曲子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得一等奖。后来受国家大剧院邀请去演了专场音乐会去,也是演奏了这首曲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