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在琼瑶的爱情观里就是爱情第一,只谈爱情,不讲道理那种,像还珠一大群人放走皇阿玛最爱的香妃还哭着让皇阿玛原谅,还有绿萍失去一条腿紫菱去法国所谓的疗伤就是快乐的玩耍,还有新月格格我只是来加入你们家庭而不是破坏你们,还有茹萍的哭着求杜飞,让杜飞带她去找书桓,所谓的化小爱为大爱…有点毁三观不正,琼瑶的世界是很浪漫,有鲜花有情话,但是她的观点,只能看看,不能全当真,小时候不懂,长大了就看懂
事实上,在琼瑶写的离经叛道、跌宕起伏的师生恋、小三情、错位婚姻的故事里,在她自己的生活中都能找到痕迹。有人觉得琼瑶的好多作品是在捧小三上任,正室往往被刻画成恶毒刻薄的形象,而这种三观与琼瑶本人的情路相似。琼瑶因初恋失败自杀,当过十年小三,纠缠平鑫涛,后来结婚也是"小三转正",所以作品中难免带有为"小三洗白“的嫌疑。
最大的重点问题就在于鼓吹小三是正义的,与一般人的道德相悖。然后其他的问题都是次重点,比如说没有理智,情不自禁什么的,感觉就是一群狂躁症,例如马景涛饰演的一系列角色。还有那些超级长。超级啰嗦的台词。还有那些附庸风雅的古诗引用。不过我挺迟钝的,一直到上了高中才明确观点,能说出来怎么讨厌,为什么不喜欢。之前都总结不出明确的态度的。
现在吐槽琼瑶三观不正的人大部分是八零后九零后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热播时我们才几岁?几岁的人正是发育三观的时候,没被带歪就很不错了,哪里想得到去抵制?而那时候的父母大多还在为生活奔波,文化高的也不是很多,哪有闲情逸致去思考这些剧情的合理性。
小学被一本窗外吸引一发不可收拾,直到看完《碧云天》发现自己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小说内容,怒而撕掉了所有的琼瑶小说,那时才刚上初中,改看金庸古龙了,直到现在我都不看琼瑶的小说和改编的任何作品,包括红遍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伤害太深了。
还有一次,何书桓和依萍吵架了,如萍明知道他们在交往,还跑去安慰何书桓还对他说出:你对我做什么都可以的话真是三观尽毁呀。我小时候一直觉得如萍很温柔没想到心机挺重的,一直觉得何书桓很帅很温柔没想到却是个渣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