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彩色照片转变成黑白后更具视觉冲击力,我觉得这是因为色彩有时抢走了视觉的注意力,当彩色变成黑白之后,色调统一,主体更为突出,视觉上反而更具冲击力。一张好的照片满足三个标准:主题明确,主体突出,画面干净简洁,当彩色照片变成黑白后,它可能使照片的主题更为明确,主体更突出,画面更简洁,因而更具视觉效果。这与色彩本身的视觉吸引力有关,当去色变为黑白后,色彩的干扰去除了,画面变为由黑白灰为主的色调,对于表现主体本身的特点更能集中视线注意力。
从胶片时代到如今的数码时代,虽然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偏爱彩色照片,但黑白照片依然以其独特的韵味和艺术魅力而经久不衰!黑白照片的最大特点就是抛弃了彩色照片的色彩干扰,以黑、白、灰的影调层次,刻画景物的细节质感,以此表现事物内在或者事物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其实彩色照片去掉“色彩”后,整个片子用黑、白、灰来表现,它的特点是色差不明显,但并不是说会减少画面的反差,恰恰使画面凸显明暗、光影的效果,增强线条和纹理等细节的表达,使主体更加突出,片子的意境也就展示出来,让欣赏者感受到黑白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和色彩相比,黑白少了一些干扰,让“减法艺术”走得更彻底,让读者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线条,轮廓,图形,光影,明暗,层次等上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黑白摄影作品比彩色的作品要少很多,见得少自然会多几分留意,抓眼球的能力就强。
黑白摄影相比彩色摄影,照片里各影像之间轮廓边界关系仅靠灰度、明暗区别出来,更难把握,所以黑白的成像质量要求比彩色的要高,可想而知,一张好的黑白摄影作品为实现视觉冲击力最基本的成像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视觉冲击力就是抓眼球的能力,如何才能够抓眼球?就是要让人觉得有别于寻常。能做到这一点,视觉独特,镜头运用,色温用光等技巧必不可少,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小技巧,就是让彩色变成黑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