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回学校了,很不习惯,想一想就很难过,挺消极的。这几天一直在调整自己的情绪,想要这一次,至少得有一次,是开开心心离开家的,是乐观积极面对这件事的。但是这几天的情绪一直很反复,一天当中也是有时候觉得看得开,有时候又陷入悲伤之中。最重要的还是看到问题的本质吧,我不想离开是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习惯了安逸,然后又担心父母的生活。但是前两天看李易峰的一个谈话,说到他拍戏会不会想父母的问题,他说他的父母还年轻,身体也健康,每天都很开心,如果想他们了,可以马上买机票让他们来看他...突然感觉通透了。其实有时候,确实是自己太矫情,父母已经经历了很多,生老病死,离别相聚,这都已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的,而不是重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只要能让每个人生活的更好,我觉得都应该努力去做,努力去面对。也许经过这些磨练,去做害怕的事,难过的事,甚至是想逃避的事,才能真正成长吧。一起加油!
我也是上了大学才这样的。高中的时候很烦家里和学校,觉得每天都要早出晚归,天天学习到很晚,心情很不好,希望可以早点上大学。当时觉得,上了大学什么时候回家都可以,也不会像高中这么压抑了。但是真的上了大学之后,发现课多,学生工作多,有时候假期也要忙着班级活动啊,学生活动,或者赶作业任务什么的,没时间回家,就算回去了也不能待多久。久而久之,在学校就不习惯了,有很多事是自己不太愿意做的,有很多人也是不太愿意相处的,你也要去习惯其他人的生活方式和脾气。自然而然会想家。那么在家的时候就更不想回去了,大家当然做真正的自己不伪装才更轻松啊。并且,大学甚至社会的任务也不简单,想到即将面对未知的困难恐怕也会很难过。只能说大家比较敏感。有的人四海为家,哪里都可以非常适应。有的人归属感比较强,重感情,所以就出现这样的情况。要想着也不过是一时的难受,马上就会好的。
现在读研究生,可从小每次离开家都会很难过。龙应台不是有句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的感觉是父母好像变老了,很伤心的感觉,许多事在上学的时候还是离不从心,希望世界上有两个自己,一个去过自己的生活,一个永远留下来陪父母。不舍得,想想我去学校后,家里就少了很多生气,就觉得父亲很孤单。可能这就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不论生离还是死别,我们都要面对很多很多,既然分别总是难以避免的,唯一的办法就只是珍惜在一起的时光,the present is a gift.坦然面对,如果用在一起的时光去担心离别的时刻,还不如让在一起的日子变得美好,好好享受,分别的时候有更多美好的回忆。
明天离开家,昨天在车上终于跟妈妈说自己在学校好不开心,虽然大二下了还是有点习惯不了,说着说着就一直流眼泪。题主一定是感情细腻,容易培养自身感觉的人,不舍离开学校,因为对学校产生一种亲密感,学校的寝室,树,小卖部等等。在家里就更正常不过了,放假时候有父母悉心的照顾,对人对家都会产生强烈的联系。昨晚我也很难入睡,虽然眼睛都肿了还是很难入睡,心里想着各种推迟离开家的理由,但越这么犹豫,越不如离开得更决绝。我好像只对家会留恋,对学校则是考完绝对不做多停留。而且相比起小时候,现在似乎更不擅长说再见,可能是放任自己沉浸在这种感觉里,可能是因为有家的庇护所以拒绝成长。最简单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就是刷朋友圈,把以前没看过的朋友圈都看了。是时候增加和学校的联系了。
一度怀疑自己有什么心理疾病,尤其是到晚上就特别容易难过,就像你说的那样,躺在床上就想再也不能像现在这样躺在家里了,然后眼泪就不受控制的往下流,越想越伤心。我觉得可能是跟小时候与父母分开过一段时间有关系,那段时间我还小,每次都饱尝分离之苦与相思之苦。可能是内心深处惧怕那种没有安全感的表现。不知道你童年是否有对你来说影响很深的事情。
一个人刚到宿舍。接了妈妈一个电话泪流满面:妈妈说,今天洗衣服看到厨房后边还有两箱安幕希,一想到昨天帮我装行李箱,忘了装酸奶,她就觉得特别后悔,心里很难受。我说你们留着喝呗,她说她和我爸不舍得。知道我爱吃油条,走前自己炸了满满一大包让我带上。现在在家的时间越来越短,想到爸妈就止不住流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