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的苦恼是以天为单位的。睡一觉醒来,糊弄过去的事,连天也不记得了。那些拖欠着的债,拖着拖着就没了。每一次睡觉起床都是关机后重启。长大后我们的苦恼是以年为单位的。每一次睡觉,都是休眠状态,轻轻一碰就醒了,所有打开的标签栏都在那里明晃晃的挂着。没写完的文档,没退出的程序,没播完的音乐,都在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正常运转。梦想遥遥无期,房租近在眼底,没收工的活儿拿不到尾款,没谈成的恋爱遗失在未来。
睡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对睡眠不足或体力劳动者适用。如果你是脑力劳动者,大脑皮层极度兴奋,而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状态,对待这种疲劳,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变换人的活动内容才是积极的休息方式。通过改换活动内容,就能使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休息。当你无法选择由脑力劳动转入体力劳动时,还可以尝试在脑力劳动内部转换。
如果是单纯的生理、躯体的疲劳,一个高质量的睡眠能够予以消除。然而你长大了,肯定不能只想着吃饱了玩,玩累了睡。每天有成千上万个念头从脑海里飞驰而过,绝大多数又被你压抑进潜意识,用各种防御堵住门,让它们在其间互相缠绕、挤压、斗争,精疲力尽。若能通过你的梦境释放一些,还算是一种积极的调整。
长大以后,疲劳感难以通过睡一觉消除的最大原因之一,是我们在大多数时候所感受到的不再只是小时候那样的身体上的“疲惫”或是偶尔一次的、短时间的精神紧张感,而更多的是一种持续的、长期的身心紧绷。要缓解这种紧绷感,需要人们能够真正进入一种“放松”的状态,它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休息。
人常说:三十以前睡不醒,三十以后睡不着。长大后,客观地讲,人的心里包袱重了,是导致人心累的主因。从而,导致失眠,烦躁,身体机能错乱。即使睡了,也很难找回到年少时的深度睡觉。一个人应学会放松清零,该忘却时,要好好的调理,不管是身体,还是内心,有些事,顺其自然就好。
错综复杂的工作任务,总有习惯拖延的人们,拖延看似缓解了当时的焦虑感,紧接着却让人们陷入更加焦虑的状态。还有与我一样,“想着工作做完再休息”的人们,然而,事情其实永远做不完,不会结束的工作,不会结束的生活,短暂地休息下,适当地放松,有助于更好地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