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天赋的含义,并学会和自己和解。刚学古典吉他那一年挺刻苦,作为一项业余爱好,每天能保持两小时的练习时间,而且乐在其中,但是一年以后,我深刻地理解到我对于这个乐器没有天赋,技术也进入了瓶颈期,对于一些中等难度曲子(类似阿尔罕布拉宫这种)都没办法驾驭,当时挫败感非常强烈,相信学过乐器的人都对这种痛苦有所体会。那个时候看到电视里弹吉他心里都会难受,人就是很难接受“无能为力”这件事情。于是我选择放弃,把吉他装进琴箱,塞进衣柜里吃灰。两年前搬家的时候,把琴拿出来弹了弹,我又找到了那种久违的快乐,我突然释然了:也许我永远不可能在吉他上取得什么成就,甚至都不能在众人面前弹一首曲子(太容易紧张),但是这些都没关系,吉他给我带来的那种快乐可以是我继续弹琴的全部理由。放下那些功利和执着,只为自己弹琴,才能体会弹琴之乐。
弹琴的人都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至少找到了一样真正热爱的东西。相信没有一个人是为了财富和名利去弹琴的,因为那条路并不好走。去唱歌、参加选秀节目、做个十八线的小演员,“成功”的几率都要比弹琴大得多。即使如李延亮一样登峰造极,在巨星的演唱会上他也只是个配角,聚光灯没有打到他的身上,台下高喊羽泉羽泉,但是除了吉他圈的人,不会有多少人知道李延亮这个名字。坚持这条路,就是因为对吉他的爱,对音乐的爱。有的时候吉他手会抱怨这个操蛋的社会,小鲜肉拿着上亿的片酬,但是真正的艺术家房租都交不上。但是世间大多数人浑浑噩噩,穷极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和他们相比,此生遇到了吉他,你真的很幸运。
吉他是从心里发出的声音。有没有想过,弹吉他的姿势,其实是违反人体工程学的:把吉他抱在胸前,左手从下面绕了一个别扭的圈,才能按住琴弦。为什么不能采用更舒服一点的姿势,像古筝一样,把琴放在桌面或者腿上,两只手都能用自然的姿势舒舒服服的弹琴。我试了一下,很不带感。想来想去我觉得原因是这样:把琴抱在胸前,音孔的位置正对着胸腔,琴弦的震动仿佛是从你的心里面发出的-弹琴其实是用吉他唱心里的歌。
一种乐器会让你的灵魂有安全感。就算有一天你一无所有,你依然有音乐和啤酒。这听起来非常鸡汤我知道,但是真是这样,相信我。灵魂不能裸奔,都需要一个贴身的铠甲:有一个深爱的人对你不离不弃,那很好;有一帮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也很好;但是就算都没有,山穷水尽的时候,你抱着吉他弹着最爱的歌,心一样能得到慰藉。有了这个安全网,你才敢去尝试、去冒险。
别人对吉他的认识会让你很崩溃。你弹了一首很唯美的古典曲子,正沾沾自喜呢,有人说,给我们弹唱一个“童年”呗?弹唱?几个和弦53231323?那是初学一个月的东西!我这曲子不知道要难多少倍!没办法,对大多数小白来说,吉他就是一个伴奏的乐器。而且一个歌手嗓音的表现力的确能比乐器更强,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对于外人的眼光,习惯就好。
作为一个古典党。 表示体验就是孤独得很。比指弹孤独10倍,比弹唱孤独1000倍。 会有人问, 你为什么抱琴的姿势这么奇怪? 你为什么要踩个小板凳? 你这琴怎么这么low,居然是塑料弦? 你弹得真好,什么时候开始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