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的胜利,从某种程度来说其实是一种变相极简主义的胜利,看点鲜明,目标明确,在这一点上,达到了和《泰囧》相同的效果。《泰囧》卖的是纯纯的“好笑”,《战狼》卖的是傻傻的“爽”。“民族主义”这张牌,虽然不宜多用,但只要用的时机对,的确效果惊人。这几年像《叶问》这样精准投放的“民族主义商业片”不多,吴京的《战狼》补上了这个空,普通观众的“强国情绪”刚好有了一个出口。《战狼》让刻板的中国军人形象改造成“类好莱坞式的超级英雄”,再加上那些国产新式武器的集中曝光,这些新鲜玩意儿的合力,也促成了这匹黑马的观众缘。
不可否认,在调动自然流露爱国情愫上,《战狼2》是成功的,它在我不知不觉的情感代入里推揉了我的泪腺。当舰长青筋怒暴将憋在心中已久的爱国情感汇成一句“开火”时,男主冷锋独自潜入暴乱的非洲国家拼尽全力解救侨胞、身处险境孤立无援的那种英雄悲凉绝望感,瞬间倾倒而出。
相比战狼第一部,吴京的野心更大,视野也更远,从启用美国队长动作班底就能看出来,动作方面相比第一部香港武指李忠志,更加国际化,流畅。吴京再配合煽情的国家,爱国剧情,非常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战狼动作秀!除去剧情某些方面需要推敲。
虽然[战狼]整体看来,很燃、很劲爆,但观感上仍有着一种“糙”,这种观感像极了看精品电视剧的感觉。但在[战狼2]中,则变得不同,中美合作的结果,便是让电影的表现、视效,更偏向于好莱坞大片。
看完《战狼2》,给我最直接的观感体验,就是吴京老哥的这部《战狼2》极有可能是国产格斗战争片齐头并进、快步跟上国际动作类型电影工业水准的一个标志性代表作。
喜欢吴京,但是战狼小队综合战斗力太差,吴京个人英雄主义太突出,队友简直都是太坑,对不起特种兵之称。总是感觉缺少点火候,看得不尽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