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和其他人没有共同语言,所以我在听古典音乐的时候总是偷偷摸摸的,不敢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工作以后经常在外地跑来跑去,朋友在上海开了一个茶馆,所以我路过的时候会跑去蹭点茶喝,他的店里放的就是道教的音乐三上香,古典的中式中茶香氤氲,舒缓的音乐在空气中慢慢的流淌,那一刻我真的感觉深深的爱上了古典音乐,于是我就不再避讳和别人分享我的感觉,喜欢就是喜欢,它适合我,而且真的很好。
如果说,认识大卫·格瑞特或者马克西姆是很多小伙伴听古典乐的开始。那么,在小提琴领域,认识海菲兹、米尔斯坦和谢林就是接下来会做的事了。在我看来,海菲兹和米尔斯坦像是20世纪小提琴演奏家的双子星座。两位小提琴大师分别演奏两个流派的制琴,留下了丰富的录音。米尔斯坦偏好斯特拉迪瓦里制琴,其琴音变化多样,琴身小巧;海菲兹则用瓜内里演奏,琴音洪亮宽阔,琴身较宽。
听古典乐和其他任何爱好一样,都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进行投入的大坑。不管是进行某项锻炼,还是学习乐器或烘焙,我们中的很多人都会在开始的时候雄心壮志,一掷千金入手装备。但随着时间偷偷溜走,当时的热情也会渐渐消退。好在,听音乐这种爱好开始并不太难,相比起来,会少很多失败的试验品。
就和学乐器有老师、打球有陪练一样,听古典音乐如果能和别人交流的话,仿佛又增添了音乐的可听性。音乐的录音那么多,有的人喜欢器乐,有的人喜欢声乐,有的执着版本对比,有的人偏好单声道……说起来,是不同的打开方式。如果说之前是入坑,那么接下来就是发现新大陆,好让你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一般情况下,喜欢听古典音乐的人不是从小培养,就是后天慢慢有了感觉。年轻人好动,所以对于古典音乐喜欢的人并不多,而当人过了中年以后,渐渐的变得安静下来,心中装了太多的事情,于是就喜欢放一些音乐来品味生活,这时候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古典音乐,喜欢上那份宁静的感觉。
作为小白的我,算是上了古典音乐这辆黑车。除了听钢琴唱片以外,还选择了我喜爱的小提琴唱片——维瓦尔第的《四季》。结果发现,一入此坑深似海,到现在,我共收了八个版本的《四季》。当然,最喜欢的还是卡拉扬和穆特合作的那张唱片。至此,新世界的大门(大坑)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