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地听到乡音是很亲切的,但那只是第一次遇到或者其他原因!我们作为四川人,可以这么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四川人,不夸张的讲,刚开始也是很亲切到后面发现人人都能说四川话,人人都能听得懂一样,好像就习惯了!但是在异地遇故知那才是最兴奋的,你都不得不感叹世界多小!我和我老同学,也是好朋友好几年没见到了,七八年了吧,然后我发微信定了个位置,结果我老同学也在附近,天啦,你不敢想象那是什么场景!真的太有缘了,在家乡一次没碰到过,在外地居然能遇到,真是一个神奇的人生!所以说,人生就像一场戏,何时出戏何时谢幕谁也不知道!重要的是开心,珍惜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人只要在外地听到乡音就会感觉很亲切,还记得那时候我在北京工作的,自己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人,即使对方是湖北人说的是湖北话,那也感觉相当亲切,不是湖南的是湖北的,那也是像见了亲人一样,就感觉出来混的都不容易,湖南湖北一家亲,这句话是一点也不假的,方言有一些像!除了感觉亲切,还会自然而然的信任,觉得他不会欺骗我,就像就到家里人一样 ,这种感觉还是很好的,要知道有些城市是相当排外的,就是歧视外地人,觉得自己是本地人就相当了不起,甚至有些工作也限定要本地人,所以在异地打拼听见乡音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帮助,像是见到亲人一样!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口家乡话,句句诉衷肠......”在异地他乡,听到乡音,觉得很亲切,有种想冲上去跟他们这帮不认识的人打个招呼。之前在南宁读书,当然啦,校内同学还是有蛮多是老乡,俺是柳州县级来的,所以南宁还是有蛮多说侗话的人,但是有的时候,出去逛街,身边过去了几个叽叽喳喳说侗话的人,好想上去打个招呼,自然而然有中亲切感。要是在北上广碰到乡音,我觉得我肯定冲上去打招呼了,因为乡音拉近了陌生的距离。
前几年去云南旅游,一路上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他乡之人、异地之音,好陌生,好有距离感。在九乡的时候突然听到前方传来家乡话,心中不禁一降激动,循声找去,原来是一位阿伯。真的好激动,居然能遇到同乡人。一经交谈,才知道阿伯是隔壁市的,虽然不是同市,但属于同个地区,喝同一条江的水,说同样的话,心里依然十分激情,十分亲切。原先那种落漠感顿失,一路上跟阿伯有说有笑,好不惬意。离别时非常不舍,彼此还留了电话。虽然知道经此一别,以后没什么机会再见,但还是忍不住互留号码,为的就是心中那句乡音,那份乡情。
异地听到乡音,那是真是有种“久旱逢甘雨”,心情顿时兴奋呀!记得有年在温州的经历,觉得那年时间好漫长,本地人方言根本听不懂。有次在菜市买菜时,听到有个讲我们话音的人,急忙凑上去唠嗑几句,互相问问,原来还真是半个老乡,沟通起来好轻松,有说不完话!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方方言很多,但普通话是统一标准,用普通话交流都没障碍!特别是各省之间的语言差别还是很大的!出了省,就以自己的省籍大来找老乡;而出了国,在国外,华人就以中国国籍来找老乡了,不管你是在中国哪个省,只要会说中国话都是老乡哦,他们在他乡遇到记忆的国人,那是特别兴奋!珍惜缘分!
在异地听到乡音,真的是一种很激动的心情,就好像遇到了一个老朋友一样。记得很多年以前,因为工作的关系,去一个比较远和偏避的城市工作。有一天家对门好像新搬来一户人家,因为刚开始不认识,也不好主动去跟人家打招呼。可是过了几天,有一天,那户人家的外婆在跟小外甥说话,我在家里打扫卫生呢,一听就听出来,是我们老家的话,激动的我呀,手套都没摘掉,就直接出来跟人家说,原来你们也是那那的人,这样的话。在异乡能遇到老乡真的是很高兴的一件事,特别想我那次能遇到老乡住对门,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后来俩家人的关系也一直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