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琴行玩乐队的时候因为是暑假,可以每天都在排练房里泡七八个小时,高中在学校了之后排练时间就成了每五中午一个小时不到,往往感觉刚把设备弄好时间就差不多结束了。设备方面学校没有专门的排练室,是在一个半封闭的小角落。我们学校是普通中学不是专门搞艺术的那种,除了有一套以前学长留给我们的架子鼓以为,其它的都要我们自带。你可以想象一个40w的小音响怒吼的样子,而且有段时间主唱长期没有话筒!演出前的一次彩排才第一次用上话筒还是借的别人的。
我们乐队一直都是四个人,主唱,吉他,贝斯,鼓。中途有想再加一把吉他和键盘。但是,人,怎么说呢,后来跟他俩做朋友蛮好的,但是,进乐队的时候,就是玩不了。后来就是我们四个。接过一次商演,一人300的价格,其他都是在学校里,还有就是吉他手跟我们其他人不在一个学校,因为,在他们学校他没有排练室,我们有社团活动室。所以每次排练他都要拎着设备,走几里路来我们学校,有时候是骑电动车。我们平时就在一起喝大酒。
高中又重新组织了一支乐队,这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玩”乐队。玩乐队不仅仅是鼓手动次打次,吉他手蹭蹭蹭蹭,贝斯嘣嘣嘣嘣地排练就是了。现在选歌,扒谱,排练组织几乎全要靠我和另外一个成员。因为其它成员以前没玩过乐队对这些也比较迷茫,大家风格也不是很统一,主唱想排乡村或者流行,我想排朋克,键盘想排摇滚,每次选歌都会大费周章。
其实一开始加入这支队我是有点怕的,因为大家的技术都有点强。作为一个之前一直都是在划水的贝斯手,有点担心大家会不会觉得我拖后腿blabla的,但是乐队里的兄弟们都很棒。还记得乐队第一次排练结束的时候主音跟我说,老王的贝斯真的稳,就真的很开心。
真的是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吧。乐队的风格陷入了日摇的大坑爬不出来了,乐队的每一个人都在这个坑里玩的很开心,自己也第一次把乐队当做一件很正式的事情去对待而不是随便玩玩 。想一步步变强,每天都有了练琴的动力,想跟乐队的人一起走的更远。
是和我高中的哥们一起组的,队里各位都比较礼貌。但是排练和演出的时候确实是乐在其中。最快乐的时候是偶尔几个人在一起讨论怎么改编曲子。冥思苦想半天,几个人都有意见,有时候都快吵起来了,但是猛地一下有个好点子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