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上海之前曾经在北京吃过肉粽,咬了一口就吐掉了,又油又腻完全吃不下去,而且是咸的!当时在我的世界观中粽子怎么可能是咸的!结果上了大学以后碰到一个舍友上海人,特别特别特别爱吃肉粽,无时无刻不向我安利,一起去食堂吃饭她买肉粽时总会给我带一个,我开始是坚决不吃扔掉的,后来实在觉得浪费,逼着自己吃,没想到居然一点也不嫌腻了,而是觉得越吃越香,浸满咸香肉汁的软软糯米,柴而不干的瘦肉,滑腻鲜美的肥肉。再后来我就彻底爱上了它,每天最少一个,跟着我舍友每天捧着粽子一脸幸福地坐在食堂里啃的满脸油。
我的饮食观发生大变化,是因为几年前,一位好友重病住院,结局悲惨,被震撼到。回家后,决心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减少吃肉类和鱼类、增加新鲜蔬菜和豆类的比例、坚持每日吃水果,五谷杂粮成了常用品;极少喝酒;不喝各式各样的饮料,只喝自己烧的的开水;吃饭坚持7分饱,不吃夜宵。不管这是否对自己身体有积极作用,一直坚持着,运动锻炼身体也同时被唤醒。不求一生荣华富贵,只愿身体健康无大病。
我很早就有营养保健的意识意识,只是知道而已。关于营养的和健康的书看了很多。理论知道很多,可是我都没有去实践,落实到日常饮食中。只是简简单单地排除一些不吃的东西。平时吃东西还是以清淡一自己的喜好为主,以前是这样,最近我下定决心减脂减肥,改变以前的一个生活方式,只有改变你整个身体才会真的变化。目前饮食的变化主要是少油少盐,尽量不外出吃饭。
曾经深信肥肉、鸡蛋黄、内脏之类不能吃,它们是体内胆固醇升高、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后来学习知道吃进去的都是营养,胆固醇对人不可或缺、非常重要,胆固醇最大来源是机体自身合成。动脉粥样硬化不是来自胆固醇,而是来自自由基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伤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必须预防机体遭遇氧化应激刺激伤害!这样就敢吃肥肉鸡蛋黄以及各种内脏了。
一路走来饮食的变化大:不同时代不同条件不同的要求:小时候物质匮乏,吃什么都香,对食物没要求,反正能吃饱也很不错了!后来,社会发生了变化,物质丰富,加上人年轻,想吃什么都行,比较随性!不过突然发生变化,皮肤过敏,所以改变了饮食观,不再随性,凡是造成过敏的食物都不敢吃,也不能吃!直到现在都很注意。
我以前特别喜欢吃甜食,从小就喜欢吃糖然后那种蛋糕,巧克力之类的,所以小时候都是圆滚滚的,然后后来上学了之后,就知道讲好看了,因为自己胖就特别自卑,然后就开始减肥,就开始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现在就变得很爱吃水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