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中的多彩对应民主,单色对应独裁;影片通过这种形象的色彩语言表达了抽象理性的政治概念,本真地传达了对政治话语的情感态度。片中的多彩颜色与白、红、黑单色的对照营造出一种对民主与独裁关系的反思之势。但是,影片的封闭性结尾容易导致民主好、独裁坏的简单区分,从而影响到观众对于民主与独裁关系的深层反思。影片的死亡结局显示了独裁的血腥与惨败,但是就这样定论独裁的死刑则显得过于简单化。
这片当年在德国反响剧烈。别看现在德国人已经民 主多年,但是民族根还是那样对上级的完全服从和对理想的盲目追从。所以德国人历来改革什么的都是自上而下的模式。 而相对国人,尽管表象也是服从,但大部分状态其实是忍受,只要当忍受到达一定临界点,忍无可忍的时候才会发动自下而上的改 革。
很好看,看完让我明白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让我们回到1967年4月克柏莱中学的那场试验。更让我为什么法西斯当时会如此狂热,而我们的文化大革命怎么会有如此的疯狂,所有一切源于信仰,当人真的有信仰时,不管信仰的正确与否,都会不顾一切,包括财富,家庭,亲人,甚至自己的生命。
片中的多彩颜色与白、红、黑单色的对照营造出一种对民主与独裁关系的反思之势。但是,影片的封闭性结尾容易导致民主好、独裁坏的简单区分,从而影响到观众对于民主与独裁关系的深层反思。影片的死亡结局显示了独裁的血腥与惨败,但是就这样定论独裁的死刑则显得过于简单化。
说实话我看这部电影并不觉得十分震撼,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对此片早有耳闻,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对于它能够产生如此激烈的效果感觉多少有些夸张。
这是一部反法西斯主义的电影,这部电影的发生地是在美国,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人可以有野心,但是不能践踏其他人的底线,一定要做到人人平等,和平的对待一切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