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没有底气,在心里没有一定实力的人总会想办法用外在的形式把他们可怜的自尊遮挡住。
第一,掩护自尊心的方法。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像比尔盖茨,马云那般成功,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像梁思成,林徽因那般拥有众多知识和才情。我们不需要用羡慕他们,因为我们也有自己的长处,管好自己才是对的,我们也不用用一些充满大空话,大道理的句子来掩盖我们内心的空虚和无助。自尊心是要靠自己获得的,有夸夸其谈的时间不如多去学习一下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或技能。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胸中有才却不被重用的一些人的内在的东西,也并不是完全适用于每一个人。我只是想说,这种行为是很不明智的,因为你可以夸夸谈,在你的心中还没有一定的基础时候,开始或许别人会注意到你,觉得你这个人口才还行,可是等一段时间过后,你再也说不出别的东西来的时候,人们就会觉得你也不过如此,就会渐渐的厌烦你,甚至是讨厌。
第二,可能真的是一种习惯。
一种米会养出百种人,我们的生活中确实是有一种人,也不能说不好,就是会觉得很烦,但是又碍于个人关系不好拒绝。
我们村里就有很多这样的人,多到我都不知道他们和我是什么样的亲戚关系。每当我中学放学的时候,经过大街时,总会遇到一些大姑大姨们,摸着我的说说,“呦呦,小姑娘又长漂亮了,我跟你说,小女孩以后最好考学护士的学校,安稳又清浅……”“嗯”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支吾着回应,希望她们赶紧说完。
遇到这些人我也很无奈,但仔细想来,也是有些道理的,但是用一句话说太多遍总会使人厌烦。
也许你只是看到了他的学历而已,那么,他所经历的社会上的事儿,可能是比较多的,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可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人与人经历的事情也是千差万别的。因为学历比较低,可能他吃过的苦,受过的罪要比一般的高学历人才要多很多。可能造成他学历比较低的原因就是家里比较贫穷。之前看过一则故事对比就是这么个意思:大体是说家庭富有的孩子和家庭贫困的孩子之间的差别,比较之后发现富有家庭的孩子在长大后依然富有,贫穷家庭的孩子长大后个别变得富有,但是数量不是很多。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资源的分配不均衡。都说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是有道理的,穷人家的孩子总是会惦记着家里的事情,所以操的心也很多。如果是从这个层面上讲,那么学历低的人总是喜欢讲大道理是说得通的。
学历低不代表什么都要低人一等,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这个道理。人不可貌相,可能有的人觉得学历低的人就什么也低,这是偏见。
喜欢讲大道理从一定层面上讲也可以看做是人找到平衡的一种方式。正是因为学历没别人高,所以在别的方面就苦下功夫,懂得很多道理。说出来的道理可能会为人所不屑,但是对于个人是受用的。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平衡点,什么东西不如别人就在另一个方面想办法超越。这应该是心理作用,就像工人师傅会嘲笑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什么实际操作的技能都没有。讲大道理也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说:我懂这个,你可能不知道。
其实,他们说这些大道理,可能是在某一方面,来埋藏自己的学历。因为他在学历方面比不上你,他只能说一些学历低,其实也是只能说一些话语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因为有时候很多人就会以为自己的学历比不上别人就感觉自己的心里面特别的自卑。
记得有一次回家的时候坐在车上,就听了几个农村的人在交谈。由于他们就是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所以他们就会给我们宣传一种思想,就是上学没有用。你看那些大学生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我们打工的人。可是旁边的人就说了一句你看大学生他们是懂得电脑的,你看我们这些农民连电脑都不会使用,以后的生活该怎么过呀。另外一个人就回答了那我照样活得好好的,而且我的生活要比那些考上大学的人要过得好得多。而且我现在的工资也比他们要高得多。因此我就认为上大学没有任何的作用,你看我家的孩子没有一个人考上大学的。她们现在出来各个过得都挺好的,有的工资还是特别高的那种。所以可能是因为现在社会是一个金钱的社会,很多人都觉得挣的钱越多人的地位和身分也就比较的高。
很多人在某些方面可能就会越来越忽视学历的作用,因为他们觉得学历再高还不如一个能赚钱的人。记得当时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就有人说他的获奖的钱。还不足你在北京买一个客厅,所以很多人就把学习的作用看得特别的低,所以,她们才会讲一些大道理。他们想用这些大道理来弥补自己自身的不足,这样其实对于自己来说是有一定的安慰作用。
学历低的人喜欢讲大道理,我想这其实是可以从两方面来讲的。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不好的方面。学历低的人为什么会讲大道理,我们会看到在一些市井小巷里面总是会少不了那些经常说长道短的人,他们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评判他人的生活状况生活习性,长舌妇就是这么得来的。他们会观察自己身边的邻居,然后坐在一起讨论着人家家里的事情,其实这种现象往往会很奇怪,他们有的时候并不是为了诋毁什么,只是为了在茶余饭后有了那么一点可以消遣的事情,用一句方言来说就是:“闲得慌”。其实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真正有自己事情的人,怎么会一直想着他人的生活呢?但是又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其实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学历低的原因,他们往往对于自己的时间观念的管理其实是比较差的。
我们再来讲一下相反的方向,学历低其实并不意味着人家的眼界低,思想水平低。这就好像是家中的长辈那一辈,其实那个年代当真学历高的人又有几个,他们所在说的无非就是他们的生活阅历,他们经历的多了时间自然就在他们的思想中立下一定的观念,比如说:“一人不进庙,两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这难道在我们生下来之后就会知道就会了解这种缘由吗?自然不是,所以学历低并未意味着人家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废话,我们认真的听一下家中比自己年长的人的话总是有好处的,他们给你讲大道理就是为了不让你走上自己的后尘。
在我看来,他们也就只懂些大道理吧。因为学历比较低,说一些高等的知识,他们也说不上来。就只能说的一些大道理。
而且这样的人我也见到过很多个。虽然自己也不是高学历的人吧。但是我还是不太喜欢满口大道理的人。大道理谁不懂呀,还用得着你去说。有的时候越说大道理,反而越彰显你的无知。
我接触过高学历的人,和他们说话时给人的感觉是和普通人非常不一样的。不会让人觉得难以接近,也不会让人觉得厌烦。反而有一种莫名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他们的吸引力在于从他们口中所说出来的那些知识和那些新奇的东西,你会想要去学习,想要去汲取更多的知识。
那些学历低的人喜欢讲大道理,是为了让自己显得更有才华,更有知识吗?但是他们不知道效果截然相反,这样反而暴露了他们的无知。而且也证明了一部分人的问题。很多满嘴大道理的人却很少成功。因为空口说大道理的本领,谁都会。只是落实到行动上来说就有了差别。
低学历的人紧紧的攥住他们手中的这些知识这些道理。他们能攥住的东西也只有这些。而高学历的人,则不一样,他们的知识量是这些低学历人的很多倍,他们能拿出手的知识不只是这些大道理。他们可以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上谈头论足。他们知道大道理谁都懂,很多时候都没有必要去讲。所以,有时候与人交往都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懂得知识越多就越有吸引力。
我爷爷就是一个学历比较低的人,他是小学六年级毕业之后,就没有再读书了。我爷爷的爸爸妈妈让他去养牛,养猪,打工,来养活这一大家子人的生活。
从我爷爷平时的言行举止来看,他算是一个学历低,喜欢讲道理的人。但是我觉得,这完全是情有可原的事情。由于当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他喜欢讲大道理,是一件正常的,必然的事情。
我爷爷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听从父母的话,要孝顺,对待长辈,要有礼貌,对比自己年龄小的人,应该要树立一个好榜样,对亲朋好友,要讲道理,有义气,对于社会上的不公平的事情,要“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所以,在我爷爷成长的年代,大概是1930年到1950年,社会的氛围都是这样子,道德的观念,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都深深地刻印在每一个人民心中,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这种观念,早已像是空气一样,没有人会去可以提起他,但是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没有离开或者偏离道德这两个字。
同样也是因为时代的原因,那时候,每家每户的人,都是很穷的,我爷爷也不例外,因此他没有读到很多书,早早地就辍学了,去工作 ,去赚钱,承担起他作为家里长子的责任。
后来,中国的经济好了,孩子们有书可以读,当老人家看到晚辈不好好读书,自然会跟他们讲大道理,希望他们能珍惜拥有的一切。
因此,我觉得学历低的人爱讲大道理,有时代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