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希望我的孩子有一个热情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有一句话叫做性格决定命运,相信很多的人都相信这句话是真理。那么我孩子的所有的人生轨迹其实都是按照他的性格进行的,我不希望因为他性格的问题,成为他人生的阻碍。
只有一个好的性格,他的身边才会有朋友,他才不会活的那么孤单。其实不管他自己是否有能力,但是好的性格一定会支撑的他仅有的能力让他走的会更远一些。
其次,我希望他是一个善良的人,我所谓的善良就是对世间万物都有一颗包容的心,与人不争不抢,活的简简单单。
他可以对路边的乞讨者是施以恩惠,他也可以对受伤的小猫小狗给予救助。看到可爱的小动物的时候,他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驻足陪一会儿,因为有爱心的男生走到哪里都是招人喜欢的,并且他大爱无疆的心也能让他收获同样的爱。
其次,我希望他是一个很会照顾女孩子的人。毕竟我跟他爸爸只能陪伴他二十多年,等他成家立业之后,陪伴他的可是老婆。
所以我希望他能用心的对待老婆,只有他照顾好了家庭才能搞好事业,并且他对待家庭的态度才是真正决定一个家庭是否幸福的根本。即使他嘴笨,就算他不会哄女孩子开心,但是我也希望他能真真正正的对人家好,就算是个实诚人也挺好。
最后,我希望他能继承爸爸最大的优点,就是走到哪里都不让家人担心。
我的老公是一个很牵挂家人的人,他每天都要打电话回家,家里的大小事务,即使隔的再远,我公公婆婆都要找他商量,包括我爸爸妈妈有时也很依赖他。所以如果我的孩子在这点上也能跟爸爸一样,那么就算我跟老公再辛苦也值了。
对于以后自己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比如说有些人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一个更加坚强的人,有些人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有些人会希望他成为一个无忧无虑的人。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希望他成为一个非常“自由”的人。
或许有些人会不知道这个自由到底是什么意思,认为我们现在每个人都很自由,为什么还要自己的孩子更加自由呢?
自由其实就是我希望他能没有那么多的负担!可以在健康康康成长的基础上,不需要考虑太多生活中的问题。举个例子说吧,在学习方面,我希望他可以不用为每次的考试,作业,成绩等等什么的忧愁。我希望他可以平常心去对待。我不会强迫他一定要接受。只要他自己开心就好了。
我希望他可以很自由的选择自己的人生,我不希望他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如果他不喜欢补习班。好的,那就不要去了。如果他想要成为一个画家,那我就不会逼他成为一个科学家。只要他开心,他能为他自己的人生负责就可以了。
虽然说,我希望他成为一个很自由的人,但是这份自由不是没有限度的。它必须要在合法合理的背景下自由。
我希望他自由是我不想让他过多的拘泥于生活中不好的一面。他的人生要他自己去选择,只要他过的开心快乐,那么其他的一切我都不会去强迫他。因为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希望他不要走我现在走过的路。每天要考虑太多的问题,要为生活,要为领导低头。他自由一点,不喜欢了就不要去做。因为人的一生太短了,没必要再为自己不喜欢的事去浪费时间。
我的希望就是没有希望,因为任何在孩子身上强加父母的希望都会给孩子造成压力。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带着自身的使命,而你的希望,只是你的而已,不是孩子的。
如果真的要说希望的话,那么我只希望他能开心的做自己,并能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就是这一点希望而已。其他的什么希望他成为什么什么,都是空谈,因为他的人生是他自己的,与任何人无关,只与他有关。我们只承担着带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使命,剩下的一切都需要他自己完成。
也许你会说,我供他吃、供他穿、供他上学供他玩,这些我不仅仅要花费很多金钱,也要搭进我很大一部分精力,为什么他不能按照我的要求来成为我想要他成为的人。
答案是:不能,这也是父母之爱最伟大的地方,你不能因为你的付出而要求孩子进行等价交换。你的付出应该是自愿的,不求回报的。任何要求孩子回报的爱都是不纯粹的。所以很多孩子会对父母抱有愧疚感,认为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做事情就对不起父母。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这实际是对孩子的心理奴役。孩子内心是不自由的,一个不自由的孩子不可能真正的做到自我。所以,要父母真正的放手,实际上在中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包括我自己,都在经常的反思如何真正的和孩子相处。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更大的自由。
————————————————————————
关注微信公众号:二宝妈育儿经。蒙特梭利中级教师、多家平台育儿专栏作者,自媒体人。关注我!了解更多孩子在成长中的秘密。
一个家庭有了孩子之后,就会把全部心思和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做为家长,望子成龙,忘女成凤,但是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我们都会看得一样重要。
现在国家政策变好了,准许家庭里可以要二胎,不光如此,国家还会提供相应的一些好政策,可以拿着有关证件,免费坐车去正规医院做一系列的孕检。即使如此,有的家庭还是只要一个孩子。因为有的家庭觉得培养一个孩子不但要花费巨大的精力,还是一笔高投资。如果孩子多了,再专心,也只能一心两用。所以好多家庭还只是只要一个孩子,正因为这个原因,父母才会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
我也是众多家庭中一个相似的例子,我也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有出息。我丢下工作,尽心当一个全职妈妈,就是为了好好培养他,希望他将来脚踏实地当一个好医生。我们生来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不忘初心,方能始终。将来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才是中华好儿女,也是我们做父母一直培养他的初终。
孩子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我们,费劲心思的让孩子过好,学好,就是希望他将来有个好前程,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所有这些父母的美好愿望,都是要把孩子从小就要培养好的。给孩子正确的指导,了解孩子的兴趣,知道孩子的脾性,才能摸着石头过河。让孩子以后变成自己预想的那样,这样自己花费的心思才不会白费,付出的心血才值得。
小可想没有一个父母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没有一个父母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小可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龙凤。但是如果她觉得成凤太累,太辛苦,那么小可也不愿意逼她去成为凤凰。
孩子有她自己的一生,而小可只能够陪着她走过一段比较长的路程,她最终会失去我,而她也最终也要自己面对人生,没有人能够让她按着自己的意愿过完一生,因为她是一个独立的人,即使是小可的孩子,也不应该活成一个傀儡,活成一个只有生命没有自我的人。
她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小可不想发表意见,因为只要她善良,只要她快乐,只要她健康平安,这就可以了,何必在她的人生道路上,指指点点,做着指挥使,那是她的路,那是她的人生,你只需要看着她就好。
小可希望自己的宝宝,一生都可以按着自己的意识过,不需要考虑太多,小可也不会约束她太多,给她足够的自由,让她去品味小可没有品味过的人生,当她兴高彩烈的回到小可的怀抱,跟小可分享着她的人生,那些小可没有经历过的人生,难道不是更加美好,为何要给她的人生定一个目标,让她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了目标,你就会知道她这一路的风景,路程是什么样的,你也不会觉得新鲜不是吗?
倒不如放手让她自己去选择,那是她的选择,你只需要在她受到伤害时给她一家温暖的怀抱就好,等到她伤好,就继续让她去自己的天空自由飞翔。
与其问父母:‘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更期待有更多的家长能去问问自己的孩子:‘宝贝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能够与孩子成为朋友,去了解并支持孩子‘成为他所想要成为的样子’。
如果我们做一个关于父母对孩子未来期待的问卷调查:‘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后成为一个怎样的的一个人呢?’可能回答得最多的是希望孩子快乐、富足、幸福、健康......然而现实中太多的父母完全不顾孩子的想法,将自己的梦想和期待强加在孩子身上,强迫孩子去圆自己的舞蹈梦、钢琴梦......孩子成了父母梦想的傀儡。试问,比起未来那个看不见的幸福,孩子现在快乐和幸福是不是更重要?
纪伯伦在《孩子》中写到: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是的,孩子的灵魂属于家长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社会进步太快,一二十年后孩子要面对的职业世界可能是我们做梦也想像不到样子。我所希望每个孩子从小在爱和支持中长大,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做着自己喜欢事、能从容面对人生的所有困难和考验。当他老去的那一天,回顾今生没有太多的遗憾,觉得自己活得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