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个大熔炉,里面汇集了各种各样的人,在这里你会明白,生活是那么的有声有色,原本单纯无邪的人最后却变得面目全非,有时候你哭泣,你抱怨,可是生活就是这样,你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努力逃脱。每个人生下来就各有各的命运,有的贫穷,有的富有,有的聪慧,而有的却很愚昧无知。
跌跌撞撞的时光总是一闪就过去,让我们猝不及防。转眼间屈指可数的日子走到了尽头,在这段日子里,有欢乐,有悲伤,可能生活原本就这样,等到我们大一点的时候也就明白了,不过对于现在懵懂无知的自己我们只需要做好眼前的自己,无需夸张,也不用刻意, 要记得且行且珍惜。
无论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你总有让自己活下去的本领,也有别人羡慕的一面,当然你也有羡慕别人的一面,也许这就是人生,看似不完美,却到处都有美。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快乐幸福,无忧无虑,现在觉得那时候像一只井底之蛙,一会看见头顶的一片蓝天,所以有一点快乐就觉得幸福,长大以后来到了五彩缤纷的城市,这里有飞机,有火车,有灯红酒绿的大街,当然还有各种好吃到爆的美食,才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是多的年幼无知,而这些在我们村里是永远都见不到的,这时候想,如果我要是城里人该多好,每天不用跳水吃饭,也不用步行着去上学,等等所有的一切,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可是等我在长大一点却又发现,原来幸福不是有好吃的,好玩的,而且心里快乐,多么怀念小时候的自己,一角钱的快乐,多想回到以前,也许这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吧。所以经历了那么多我想告诉还在因为出生不好,而抱怨的人们,醒醒吧,生活的路要靠自己去打拼,那样才会珍惜,才会明白什么都不容易,所以只有靠自己。
先来首大家都学过的古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其实就基本上可以解释你的问题了,不是不知福,而是看问题的角度 不一样,他没看见!
这话一般都是第三人说出来了,从来没见过哪个人感叹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又一句古话: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身为当事人,往往已经困于局中无法自拔,而第三者则是可以客观冷静的对当局者所处的环境做出一个判断,当然,是否准确就不能下定论了。
这个身在福中不知福,还可以这样解释:没有对比自然就没有优劣好坏,所以一个人被人认为身在福中不知福有可能是因为当局者自己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与对比,没和比自己惨的人有一个鲜明的对比自然就不清楚自己的生活有多幸福,亦或者说虽然有过对比,但却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差距。
这个福其实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意义同样不同,比如我很饿的时候,你有一个馒头,你就比我幸福,我很渴的时候你有一杯水,你就比我幸福,我想上厕所的时候只有一个坑却被你占了,你比我幸福。这几个简单的对比 里就包含着一个很大的问题,什么是幸福?我需要但却没有,而你有的,在我看来你就是幸福的,而并不在乎拥有的人是否真的如没有者那般有强烈的占有欲。
其实这样的幸福只能看得见,却不见得是真幸福。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本来人的想法是,我想有而没有的东西一旦属于我了,我就很幸福,但现实 往往是:有了一个,想要第二个,或者有了这个,想要那个!这是人的本性。在这样的欲望驱使下,不会有真正的幸福。
那么幸福应该从何而来呢?其实幸福源于内心的平和,如果你满足于你当前拥有的,虽然不介意拥有更多但却不热衷于追求它们,你其实就已经是幸福的了。
身在不知福,你对现在的环境感到不满,你向往更好的爱人向往更好的生活,你在抱怨,你在哀怨拥有的还不够多。身边人总会对你说“身在福中不知福”
其实这种就是典型的不知足的心态,或者说是矫情的心里。
典型的说你行走在山腰,你一直在抬头看,看山顶的人,你羡慕他们在高山所能欣赏的烟雾缭绕所能感受到的微风徐徐,伱一直专注脚下想着“我再使一把劲儿我就快到达山顶了”。你心里一直把想要达到山顶当作你这一历程的目标,于是你心无旁骛想着还要多久多远。等到你到达山顶看到了所谓的美景,你又不甘心,因为你看到了之前驻足于山顶的人现在在高空俯视这苍茫大地的风景,于是你又急匆匆的收拾心态行李赶往下一次程。
可是你累了你乏了,你也只能憋着,你想要更好的。
我告诉你,你停下来看看,你在山腰的时候停下来看看山脚的人,看看触手可及的云烟,别让你不知疲倦的梦想在追逐的道路上失去了他本身的意义。别错过了风景,就像别对自身的生活感到不满足。
你要知道,总有你追逐不到的云巅之上。
你抱怨生活琐事太多,父母很烦,你回头看看父母的孩子,他们像荒草一样没有爱的甘霖。你抱怨钱不够花,你回头看看迫于生活的压力而沿街乞讨的人。你抱怨爱情太苦,你回头看看依旧在你身边陪你走出苦难的朋友。
不是践踏别人,我只是想让你知道,你还不是最值得被人可怜的那个,你并不是一无所有,知足,才是你应该做的,知足并不是停滞不前,它只是让你前进的时候停下来的时候还有安慰。
其实很大一个原因是源自人对自己周围身边环境的习惯,因为人他的见解,他对其他事物的理解以及他的世界观的形成往往是取决于自己生活环境的一些决定性因素的,所以说他个人的看法,他个人的眼光其实也是与他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所以说会让他误以为现在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世界的普遍性生活环境即便是有差别,但差别也不是特别大,因为他没有把眼光给出更远的地方,没有把眼光往下面看,所以他会觉得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是一个普通的环境。
但是相比于这样的人,在其他的一些社会阶级在其他的一些底层人民的眼中,他这样人的生活其实就是无比幸福的,因为在底下的人的眼中,他会遇到更少的麻烦,遇到更傻的令人心酸的事情比较更加的容易获得幸福感,所以在第三个明天起来,它是如此的快乐幸福。所以说,底层人民看到他不知足,不满足于现在幸福的情况,就会觉得他身在福中不知福,但其实底层人民也是由于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眼光决定了自己的价值观,决定了自己评判的方式。其实两者都是犯了这样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争论产生一个人觉得自己不幸福,其他人觉得他身在福中不知福。
最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的欲望往往大于自己的需求,所以说人对于无穷的欲望,其实也会降低自己的幸福感,但自己的需求其实已经得到了满足,自己本身已经在一个幸福的条件当中,但是由于欲望的膨胀使得自己幸福感下降,也能够造成这一现象。
因为他身在这个福里面来的太容易了,让他觉得不满,要是你费劲才能拥有这一切,看你还会不会珍惜,就像我的一位邻居,自从嫁给了他老公就没有工作过,而他老公一直很努力很拼命的赚钱养家,啥恶习都没有,上哪去吃饭上哪去玩都会带着她,可是她不满足啊,觉得人家老公都很有本事,而他老公只是上班拿固定工资的,反正经常看到那女的说他老公,有时候我都觉得过分了,他老公真的很拼命的赚钱的,很热的天都不舍得休息,在说当初你不就看他老实才嫁给他的吗,孩子呢,也不怎么要她带,都是男的妈妈在带,而且男的妈妈还在外面工作,不过工作很轻松,就在我们这的一个花木场里看看人啥的,具体我也不知道,所以他上班都是可以把孩子带去上班的,就算小的时候孩子需要两个人的照顾,现在孩子都上一年级了,可是那女的还是成天的在家玩,也不工作,还一天天嫌弃他老公怎么怎么的,我就纳闷了,这个家不是你的家啊,你嫌他赚的钱少你可以自己去赚啊,干嘛搞得个个像欠你钱似的,自己成天的在家玩就不说什么了,还很会花钱,比较喜欢打扮吧,老是出去逛逛玩玩的,要是别人过着这舒服的日子肯定会很知足,可她却成天抱怨,嫌他老公怎么怎么了,嫌弃他婆婆赚的少了,我也真是服了,还有这样的女人,真是给我们女人丢脸啊,是不是你非逼得你老公休了你你才能不闹腾,我看这是典型的身在福中不之福!
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句话真是由来已久了。很多人在评论某个人的时候都喜欢加上一句,他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可是我认为这句话其实是很有问题的。
首先,由于不同的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不同,所以不同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是福还是祸的价值判断也是不一样的。很有可能说着一件事情在一些人眼里看来是福,可实在令一些人眼里看来就是祸了。而且,由于不是当事人,很多的真正的内幕我们是不懂不能体会到的。这就导致了我们在判断某件事情上会有很大的偏差。就拿前一段时间热播的欢乐颂来说吧,在外人眼里安迪是高智商精英的代表,海外留学又在华尔街工作,出场自带两米八的气场,是多少女性梦寐以求想要将来也成为那种人的偶像。可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呢?是拼命工作到凌晨一两点的辛苦,是全年无休的劳累,是自己精神不稳定的恐慌,是父母双亡弟丢不见的悲惨身世。她会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幸福的吗?恐怕不会。上天在赐给了她绝佳的工作能力超高的智商的同时也带走了她的家人与稳定的精神世界。如果是我的话,与其做一个担惊受怕情绪不稳的精英,还不如做一个简简单单的普通人。可能在大众的眼里这又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表现了。
只能说,是福是祸的判断要依靠自己来判断。我们做不到替别人考虑事情判断事情,我们都只是旁观者,站在自己的角度评论者别人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