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魏延谋反。杨仪没办法,只能打开丞相留下的锦囊,里面说让魏延在阵前大喊三声谁敢杀我,自有杀他之人出现。杨仪如计而行,对魏延说你大声说三遍谁敢杀我,我就投降。魏延不明就里,得意洋洋大叫了三声,身后一人忽然拨马冲了上来,厉声喝道:“我敢杀你”,手起刀落,把他斩于马下。此人正是马岱。蜀中大将不少,为何诸葛亮独独选中武艺不算顶尖的马岱来对付魏延呢?只因为马岱字丁琳,(吗丁啉)专治魏延(胃炎)。
老将黄忠在《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描述莫过于“计夺天荡山”和“阵斩夏侯渊”这两件事了,话说黄忠在天荡山击败魏将张郃后,诸葛亮曾言:“老将军虽然英勇,然夏侯渊非张郃之比也。”意思是说夏侯渊之才不是张郃能比的,后面更是直接说到黄老将军能胜张郃,恐怕难胜夏侯渊。而黄忠斩杀夏侯渊后,刘备则是来了一句更为经典的话:“夏侯渊虽是总帅,乃一勇夫耳,安及张郃?若斩得张郃,胜斩夏侯渊十倍也。”真不知道黄老将军听后作何感想啊。
最著名的笑话,当然是关羽嫁女了。想当年关二爷镇守荆州,也是一方诸侯。孙权就想与关羽联姻。于是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作为使者,到荆州为自己的儿子求亲。关羽一听,好啊,孙刘两家结了姻亲,共抗曹操,岂不美哉。于是关羽朗声回答:“吾女,嫣,能配权子。”意思是说,我的女儿,嫣,能配孙权的儿子。结果关二爷是山西人,诸葛瑾久居南方,两人口音大不相同。诸葛瑾听成了:“虎女焉能配犬子!”这就过分了。葛瑾心想,你不同意就算了,为什么这样侮辱人呢?有心质问关羽,又摄于关羽的威严,不敢质问。于是转身就走。关羽那是好面子的人,看到诸葛瑾莫名其妙转身就走,能去追么?哼,走就走吧。于是两家就这样结下了仇恨。
刘皇叔逞能后的尴尬。这段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刘玄德三顾茅庐),是刘备第一次去茅庐拜访诸葛亮时与诸葛家门童的一段对话。时刘备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话音刚落,诸葛家的童子直接来了一句:“我记不得许多名字。”,想必刘备听到这句答复时也是懵了,随后刘备只得补充说到:“你只说刘备来访。”刘备本想“彰显”一下自己的身份,以表明其求贤之心,怎知别人压根不吃这套,最后回敬他一个“闭门羹”,也真是尴尬啊。
董卓当权之后,废立皇帝,擅杀大臣,王允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就以过生日开part的名义召集一帮大臣商量对策。王允一开席,就涕泪具下的说大汉几百年江山不想葬送在董卓手里。于是在座的公卿大臣都开始哭在大家都哭得正好的时候,坐中一人抚掌大笑曰:“朝公卿,夜哭到明, 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王允一看,大笑的人是骁骑校尉曹操。这才引出曹操献刀刺杀董卓的故事。
有后台和没后台的差别,黄巾起义爆发后,刘关张乘势而起,凑了五百士兵开始平定天下,先救了董卓;董卓问:请问三位英雄是什么职位?刘备说:俺们三兄弟都是白身,还木有官职。董卓:原来是三个草民啊,88!刘关张很生气可是没办法,于是投奔到朱儁麾下作战。朱儁联合孙坚、刘备等人大胜黄巾,给朝廷上表孙坚和刘备的功劳。结果孙坚在朝中有人,功劳报上去就任命官职去做官了。刘关张三人没有后台,功劳报上去一直等啊等,等了几个月话都没有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