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和中年女人的危机是不一样的。而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人之所以到了中年会有危机感,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学习动力不足,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从而有焦虑。
还记得前段时间的保温杯事件吧,黑豹乐队曾经风风火火、在舞台上无比耀眼的明星,现在也需要喝着温水保养自己的身体,看着自己发福的背影,感受着自己自卑的内心。
褪去了少年的激情,壮年的强悍,到了中年人的体力和精力都已经跟不上自己的心态,也已经慢慢变得暮色沉沉。
最怕的事情之一,就是身体不好。很多中年人到了这个时候,就开始出现一系列的身体症状,头痛失眠,发福。一切来的慢性疾病都找上你,然后你会觉得每一天迈开步子的时候,腿都如千斤重,身体没有一个地方有爽利的感觉。
这个时候,身体上的压力很重,而工作中的压力对于你来说更是难以承受,上有老下有小,中年人本应该处于一个事业的巅峰期,但是一旦你在这个时候没有达到,就会有绝对沉重的心理压力。
最害怕的事情之二,就是跟不上社会的竞争节奏。人到中年,尤其是很多家庭主妇,你会发现他们会有一些疯狂之举,比如说,不断地陪着孩子读书,不断地敦促孩子去参加各种的口语班,不断的,要求孩子有点好的成绩,有非常好。有非常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多的兴趣爱好以及,非常多的特长。
然而事实是,她们其实,明确的感觉到了这个社会已经不再接纳他们,她们丧失了再次进入这个社会工作生活的能力,于是他们把这种被时代。抛弃了的失落感和焦虑感全部压在了孩子身上,这就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家庭问题,这本来本来是这些家庭主妇自身的问题,最后却变成了孩子的压力。
最害怕的事情之三,就是没有自己的追求。不管是事业上的追求,还是工作上的追求,人到中年总是希望去做一点什么,如果是事业上,真正成功的中年人,应该已经可以翻云覆雨了,呼风唤雨了。如果是生活上,也应该找到了自己真心喜爱的事情,可以去做。然后有些人没有抓住自己青壮年的时候,不断的深入求索,从而浪费了自己大好的青春,到中年时期一事无成,毫无建树,而生活上也没有乐趣,就把时间全部都浪费了。
谁不希望自己年轻呢!当你正肆无忌惮的耗费你的青春的时候,有个人告诉你已经是个中年人了。你会不会悲痛欲绝,会不会痛不欲生,会不会终生后悔。但是,事实就是这样,人一到中年,就变得贪生怕死,变得杞人忧天,甚至敏感多疑,是啊,属于他的美好年华早已经逝去,所以啊,才会有中年危机这个词啊。
人一旦到了中年,就会胆小如鼠,畏首畏尾。他怕他会失去现在的一切,毕竟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他废寝忘食,抛弃一切的成果。他早已不再意气风发,不能重头再来了。也不想重头来过了,毕竟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总当初最美好的、最喜欢的东西换的。人啊,到了中年,就会有了多余的担心,因为他知道自己年轻时干的傻事、坏事。他怕遭报应。人都是自私的,他也不例外,所以莫名的失去,因为他现在有的也仅仅这么多了。
怕秃顶。一头秀发的人绝不能体会到中年谢顶的感觉,大概也不想体会吧。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前提是人好看,马不丑。秃顶会暴露自己的年龄不说,而且很难看。要不然怎么会有植发这么一说发。秃顶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你的身体不健康。当你的身体状况暴露到别人面前,你不是仅仅难为情而已吧。
怕孩子不争气。中年到了,你的一生已经进行到一半多了,你的人生已经差不多定格了。但是,你的孩子并没有,你肯定把所有的一切都押在孩子身上。孩子懂事聪明固然是好事,并不排除你的孩子一身坏毛病,像是扶不起的阿斗。这时候,你一定会是最失望,最痛苦的那个吧。毕竟你连以后指靠孩子的可能都没了。一个成功的人他在教育孩子方面往往是最失败的。
失去生活的伴侣
丧偶,此时没有伴侣会做人的意义少了大半,因为每人都 想老了有个伴在身边。
人到中年说小不小,说老不老。如果在这时缺了伴侣,如屋无梁,家庭重担全落在她的身上,她失去了精神支柱,又有重担落在自己身上,身体很容易被压垮。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中年丧子
孩子,最伤心的是没了孩子,生又未必生得出,不生又枉过此生
中年丧子是一生最大的痛苦
袁阔成去世原因曝光 中年丧子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袁阔成,营口人,出生于天津。出身评书世家,伯父袁杰亭、袁杰英和父亲袁杰武号称“袁氏三杰”,与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被大家合称“四大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以擅说《三国演义》《水浒外传》《五女七贞》而著名,曾获得中国金唱片奖曲艺类演员奖,被誉为“说新书的带头人”,还有“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的说法。袁先生的评书也像他的名字一样,妇孺皆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他博采众长,吸收话剧、电影、戏曲以及相声等艺术形式之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失去工作
害怕失业。如果我失去了工作,没有了收入来源,住房按揭贷款怎么去偿还?孩子的上学费用靠什么支付?拿什么来赡养我乡下的老母亲?
无钱,此时无钱就大问题了,上有老下有少,都等你开饭。
人到中年,除了要更加拼搏奋斗外,更要有一份淡定稳健的心态。宠辱不惊,去留随意。既来之则安之,只要尽力了,得失不必去计较。知足常乐才是真道理。
少年怕顺境,中年怕闲境,老年怕逆境。
我想中年时代应该每个人都已经积累了不少的人生经验,应该利用这些经验或者技术等等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不要让自己闲着,让自己感觉是个有用的人,人生没有白走一趟。我想,这也顺应了那句:“活在当下”吧。
生活是一把残酷的利刀,也许你还没有从青春的阳光里走出来,你就步入了中年阶段了。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总是要好好过着过完这不太完美的一生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困惑,从这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
童年的时候我们害怕的可能就是大大的蛇,害怕大人的训斥,害怕老师严厉的目光,害怕被批评。青年的我们有更多的向往,害怕自己做不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害怕在别人眼里的自己真的很low 。我没有到中年这个阶段,但是我猜想我在那个阶段会害怕的应该就是自己一事无成吧。
从小就开始做的梦,也想靠着这一辈子,仅有的一辈子去实现它。我最最害怕的就是自己一事无成,因为我不喜欢自己懒惰,没有向往,没有追求,更没有未来。一个人其实无论在哪一个阶段,我们都要知道自己的目标。即使是大器晚成也要有所追求。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样的,但是我是这样子觉得的,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理由,可以有理由不去努力,不去奋斗,也可以有希望,希望自己即使身体衰老,但是心里永远年轻有活力。
人到中年也许想的事情越来越多,害怕生活的日子越来越少,烦心膝下儿女还没有长大成人,担心自己的事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还有很多自己必须要去承担的责任。如果说童年无忧无虑,青年想做就做,敢做就做,那么中年就是回头看看,再回头看看。也许有更多的顾虑,也许还有更多的责任。没有什么时候比起那个阶段活得更加的累。
希望自己能有自己完美的生活,同时又要让家庭变得越来越好。这个时期更是对社会全面的探索,很多事情我们都会明白,并且去做。也许你会失去热爱,失去很多的东西,但是相信我,那个时期的你,好好把握好,就会成为更美的自己。
只要你在努力,你在追求,别的又有什么关系,你可以平衡好一切。让自己更好的生活,有更佳的状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里孔子说的四十而不惑大概就是人的中年了。可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年的定义也在发生改变,有人说应该四十五岁,也有人说五十岁更适合。但无论怎样定义,人到了四十岁以后都会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有一种忧虑,富人有富人的担心,中产阶级有中产阶级的迷茫,无产者有无产者的惶恐。
人到中年最担心害怕的是什么呢?是你突然回首时看到的那个在理想和现实中挣扎的自己:正在一边绝望着自己无望的理想,一边苟且偷生的沾沾自喜。人生的许多次选择决定了眼前的道路,每一次选择或为名为例、或为亲人朋友、或为逃避眼前……一步步远离了最初的理想,也忘记了自己最初的单纯与纯粹。
一边是安稳的工作,一边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初看一副平安喜乐,可每每沉静下来,内心总是有那么一丝的缺憾。伴随着每一个晨昏,总是找不到自己,不知自己身在何方,不知眼前是梦是幻,总是有声音再问:你在做什么?你是谁?
人生的岔路太多,即使脚踏实地,仍然会迷茫糊涂,常常如庄生梦蝶。忘了曾经叛逆的执念,也记不起自己最初崇拜的偶像。
可终有一天,所有记忆复苏,中年的你还是会害怕。害怕改变生活,害怕从头来过,哪怕曾经的理想仅仅咫尺,可是一句害怕,却已天涯。
现实的骨感和理想的丰满总是那么实在,让人痛恨骨感也对丰满望而却步,中年最怕什么啊?最怕这种对生活的迷惘,眼前或许不是最尽如人意,理想或者需要历尽艰难,坚定方向,你就不在迷惘。
这两天深圳某科技公司一名42岁的员工跳楼自杀了,他原本是行业精英,南开大学的硕士,在知名企业工作过十多年,称得上行业精英。可正是这样的行业精英在42岁人到中年的时候突然被公司裁员,于是从高楼一跃而下,令人唏嘘不已。
很多人不明白不就是个裁员嘛,你好歹也是名校的硕士,再找一家公司不就行了嘛,甚至有一些尚未被社会教过做人的小年轻断言能被公司裁员肯定是自己不努力造成的,人只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永远不会被社会淘汰……
看到这样的言论我忍不住地心寒,这些人还太年轻,不曾明白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要靠自己的努力,还要看历史的进程,一个人失败也一样。就刚才所说的这个南开硕士从事的行业在十几年前正是风口,很多人,包括他找准了风口,展翅飞翔几万里,而现在行业本身进入了下行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个人再努力也不能扭转整个行业的颓势了,就跟二十年前工人下岗的时候一样,哪怕曾经是劳模,也无济于事了。这是人到中年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前面已经无路可走,不管朝哪个方向走,都是下坡路,尤其是曾经站得越高,走起下坡路更痛苦,若是一辈子平平淡淡倒也甘心了,英雄末路才最悲壮。
而且这仅仅是其中之一,还有更悲哀的事,前面已经穷途末路,看看身后空无一人,关键是身边还要有很多人依靠自己。那个硕士跳楼以后,他的妻子写了一篇长文,整个文章里都充斥着你走了上有四个父母,下有两个孩子,我们怎么活?也就是说这些压力曾经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我能想到这样的压力压在一个人身上,多少个夜里他都有可能辗转难眠,却无法对任何一个人述说,那种孤独也足以杀死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