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有在经历失败的时候,才能深刻的认识到自己。一个人想要认识自己真的很难,我们可以看到别人的成功与失败,并且发表一篇非常有深度的感慨,但是更多时候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真正轮到自己经历这些事儿的时候,可能就无法说出这些具有哲理的话勒了。
少年不知愁滋味,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但当你真正的经历了人生的苦楚,使尽百般愁滋味的时候,却只能说却道天凉好个秋。这其中的变化不是因为你长大了,而是因为你认识到了自己知道很多话说出来并不能够改变什么,变得谨慎和谦卑,你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也知道该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思考的人,在晚上的时候总是瞎想,人生的前二十几年,我一直在幻想登上人生巅峰的辉煌。那时候我很年轻,还有冲劲,在我眼里没有事情是做不成的,只是我还不够努力,还不够勇敢。所以有的时候会显得很傻逼,什么事情都想冲到最前面,我能做的,我不能做的都揽在自己手里,想要通过这些事情来证明一些什么。
但是很不幸,很多事儿在我手里都被我搞砸了。前几年我可以用,我年轻没有经验来说事儿,给别人一个勉强的交代,给自己一个安慰。年纪渐长,我发现很多事情不能再这样做,一个20多岁的毛头小子,没有经验可以被原谅,一个年近而立之年的人还说自己没有经验,不懂事,那就纯粹是在找抽。
所以到了现在,我一个人思考的时候总是在想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跳出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觉得我的态度上还是可以,做事情还算认真负责,知识面比较广,在应对问题的时候可以处理得更加妥善。但是我也认识到了我的缺点,做事情不够果断,没有那种睥睨天下的气势。在沟通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在乎自己的感受,而没有照顾到全局。这种缺点让我在日常工作中吃了很多亏,也决定了我很难成为一个领导。
在想明白了这些问题之后,我开始慢慢的尝试改变自己,学会了少说多看,学会了三思后行,虽然渐渐觉得我已经变成了当初我最讨厌的那种人,但是这种改变不是坏事,这不是放弃理想而对于生活的妥协,而是顺应潮流承担了更多我本应该承担的责任。
人在成功的时候总是容易迷失自我,一切顺风顺水,你不会有时间去计较自身的得失,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你认为阳光总是灿烂的,雨水总是充沛,你可以自由的生长,骄傲的绽放,但是你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狂风过后,花叶凋零,你才会看到你所有展现的都是外在,而真实的你则是埋在土下的那棵根。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定能够成功的,失败了会痛了,痛了才会思考。而总结失败原因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总结你自己。从一件事中发现自己缺点,并且改正,找到自己的优点,并且发扬。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要经历很多次失败,尝试很多次痛苦,只有把这些痛苦的碎片一点点聚集起来,才能够拼凑出最真实的自己。
你就是你不会因为成功失败而变得模糊,但是真实的,你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你成长的经历而在不断的丰富。所以你要不断的给自己树立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有些事情做得还不够好,认识今天的自己,可以帮助你面对困难,认识明天的自己可以帮助你勇攀高峰。
一直觉得人是有两面性的。人是善于伪装和隐藏的。总有人说了解一个人,天呢,我自己都不了解我自己,你跟我说了解我。行得通吗?
要说到真实,触及内心的喜怒哀乐都真实。人是一个情感动物。肾上腺素也好,多巴胺也罢,都是需要得到相应的刺激而产生的。
看见真实的自己,也就是抵达自己的内心深处。看见自己,审视自己。我觉得最典型的两种情况就是顺境和逆境的时候。最能看到自己的两面
旅行,让心去旅行。我是认可这句话的。放飞自我的时候,有很多内心戏,在反省,在总结,在眺望。举个自己的例子吧。之前骑行川藏的时候整个骑行过程,是痛并快乐着。累得骑不动的时候放弃的念头也是时不时冒出来。然后这个时候,内心就在挣扎了。挣扎什么呢?就是内心的对话,两个我在辩论:一个我:骑不动了,歇歇,放弃吧。两个我:坚持了这么久,放弃?再坚持坚持,马上到垭口了。一个我:要死了,太累了,太遭罪了。两个我:再坚持一下就成功了...然后一直这样循环着,时间也就过去了。其实这些只是其次。更多的是骑行过程中,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在经历过程中所见所闻对生活的沉淀。会经常想之前自己所作所为,和某某某的相处,某某某的矛盾。想多了会发现,很多以前很芥蒂的事情根本不值一提,很多烦恼也会烟消云散。整个人会更坦然,对事也更能泰然处之。也就是说,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看到如何面对困难的你,以及看到以前是如何面对困难的你。看到自己的懦弱或强大,畏惧或勇敢。这就是你,真实的自己
一个人一帆风顺的时候,特别是取得巨大成功的时候,常常会得意忘形,自我膨胀,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然后做出了太多应激的行为,放浪形骸,内心膨胀,记不清来时路。这也是真实的自己。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继续踏实的去争取更大的成功,这也是真实的一种体现。
大起大落,才会有大是大非,内心越波动,行为越不受自己控住,体现出来的也就越本真。才会有最真实的自己出现吧。 人是复杂的,情感也是复杂的。要想看到真实的自己,经历会告诉你!也只有自己才能看到最真实的自己!
我觉得人应该在和自己的家人相处的时候能看见真实的自己。因为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会感觉很轻松,从小的生活家人都知道,所以不用去伪装自己,我觉得这个时候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
有很多的好朋友,但是还是会担心相处的很多问题。一个人不是一座孤岛,你不可能不走出去,那如果走出去的话你就得去适应外面的生活,外面的人际,外面不是家里,没有人在乎你。所以你可能变成亿万个模样,到那时绝没有一种模样,是你在家里的那种舒服不用顾忌的样子。因为你知道在家里,你永远是宝贝。
就算你有很多亲密无间的人与你为伴,但是你其实还是不是很开心的吧,因为你会有所顾忌,害怕自己太迁就别人就会委屈了自己,害怕自己如果不去迁就别人的话会变成别人嘴里的笑话,谈到你时只是一个轻蔑的字符。就算在亲密,也会有所拘束。你习惯了很多的面具,导致最后你都不知道自己最初是什么样子。
你应该是一个无拘无束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徜徉。而不是一味地讨好别人,你的温柔应该是给家人看的,而不是去给那些不相关的人。你的矫情,你的小心性,都是给家人的。而不是让朋友等了十分钟一个劲的道歉,而让家人等了一天的你,却一点歉意也没有。你应该是那种害怕了就尖叫,伤心了就哭的人,而不是一味的去隐藏自己。让别人看到你无懈可击。你应该保护你的小孩子脾气。而不是被打磨成时光喜欢的模样。你应该是最好的。
真实的自己,只有在家里才可以看到。
奇奇的父亲是个演员,一句“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常常挂在嘴巴的话。当然,这并不代表着奇奇的父亲演技很棒,相反,很糟糕!不仅在戏中很糟糕,在戏外也很糟糕!比如:跟小三厮混里,父亲的演技就没能骗过妈妈,两个最终还是分开了。父亲说自己最爱的是奇奇,奇奇却意外的发现了父亲的资产转移证明,人生如戏,父亲到底骗得了谁?
-
虽然不喜欢父亲,但并不能妨碍奇奇想成为一个演员,一个能上舞台的演员。也许是因为父亲一直在做反而教材吧!奇奇的表演方面表现了令了惊叹的能力,很快就成了一名马戏团的小丑。是的,小丑,化上浓妆满带上高帽,套上红鼻子后,无论奇奇再做什么表情,看起来都是笑的,根本不需要演!
-
更要命的是,由于前些年经济不景气,许多马戏团都倒下了。现在经济恢复后,到马戏团看表演的人十分火爆,奇奇有时候要从9点演到晚上12点。每次下班累得连喊“累”的力气都没有,甚至有几次在舞台上直接睡着了。老板自然不能放过他,狠狠的把奇奇斥责了一顿又扣走了一个星期的工钱。因此,奇奇为了方便干脆也不卸妆了,直接化着妆就睡,第二天醒来再补补接着上天,后来索性换粘性更强的小丑化妆品,一个星期都不能再化。
-
只是时间长了后,奇奇再也洗不掉这些东西后。他的脸完全被这些化学产品侵略了!奇奇甚至用指甲抠下一小块“脸皮”来,可惜这些东西早已深入血肉,新长出来的皮肤依然是纯白色!奇奇拿起父亲给他拍的婴儿照,也许这是唯一能看到自己真实面貌的方法了!
真正的自己得看你指的事哪个方面了,很多时候场景不同能看到的方面也不尽相同。比如说在你面对一个困难的时候这种比较紧急的时候你是怎么处理的。如果你是害怕困难,那你本性里就还是一个小孩很难解决问题。就像《春娇救志明》里的那一段。志明的朋友住在他家,过了好几天才说出她的真正的目的,想要来找志明借精子,但是呢,志明并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而是说了一句看她咯,便望了一眼春娇。他就这样把问题推到了春娇身上。如果我是春娇我肯定不会找像志明这样的男朋友的。遇到这种问题就体现出了他不成熟的一面。和这样的男生在一起的肯定很累吧。这么挑衅的问题,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我很难接受。如果平常和志明这样的男生交往肯定觉得没什么的,长得帅而且又会玩,肯定是很讨女生欢心的,但是时间久了会看到面对问题却没有担当的一面肯定会拒绝的。
我觉得要看到一个人真正的一面还要看他在危急关头的表现,还是这部电影春娇和志明一起去台湾玩的时候,他们在酒店里突然发生了地震,春娇很害怕爬在墙上不敢动,志明叫春娇躲在桌子底下但是春娇还是怕的不敢动,于是志明就一个个跑到了桌子底下然后让他过来。春娇还是不敢。过了一会地震停了,春娇很伤心为什么地震的时候志明不和他一起。其实人就是这样只有在这种最危机的时刻做出的反应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最能正确认识自己。
当你喜欢一个人而不敢去表白的时候,真的很失落,感到自己很卑微,最能够全新审视自己,使自己朝着全新的自己去发展。有人说,你不敢去表白,你弱。其实不尽然,没敢,不证明没想,当你自己觉得鼓起勇气能去做一件事儿的时候,你已经变了很多。当你向一个你喜欢的人表白被拒绝的时候,你感觉你心有余而力不足,你会大胆的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重新给自己自信。有人说,恋爱不好。事事没有好坏之分,爱情是最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只要你为爱努力过你就会不同。
想象和实操的对比往往会让人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举个例子,足球场上,你脑海中全是球星的动作影子,于是你就想模仿,左恍,右恍,单车,各种招式都试了一个遍,别人动都不动一下的,静静的看着你装逼。你还想来个人数分过,球过去了,人追不上,还自己带出边线,真是无地自容。
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往往最是尴尬,往往最能认清自己。认识真实的自己,要发自内心的,是自己主观的去了解,所以只有,为你愿意做的事付出了什么之后,但却得来的是失败,你才会,发至内心的失望,才会认识真实的自己,去改变自己,重新站起来,去完成自己一心想要完成的事儿。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都是在不断认识自己中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