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我一个没关系”这样的心态,说得不好听就是一种不负责任心态。班级大扫除的时候想偷懒,所以就觉得反正都那么多人去了,他去不去都没关系了;班级活动需要全班参与,要先排队,他又会觉得排队这么累他都不想去了,反正全班都去了,少他一个别人也看不出来,所以也不去了;搬东西的时候需要这么多的人手,他抬东西的过程中就觉得这么多人抬着了,少他一个人的力气也不会中到哪里去的,于是又只是装个样子,实际上什么力气都没有出。
举了这么多个例子,全是抱着侥幸心理的,往更深了的地方说,其实就是不负责任,没有集体荣誉感,很多的时候就只考虑到自己的感受,不顾大局的情况。
有的人其实是想帮忙的,但是有时候却是得不到重视,于是便会变得自卑,也会产生“少我一个没关系”的心理,实际上这是在安慰自己。比如说,在参加班级活动策划的时候,我提出来很多的构思,但是都被一一否决了,就像这场策划我从来都没参加过一样,于是我便安慰我自己,少我一个而已,别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会很好地完成策划的,没关系。
我感觉你应该是觉得,那件事或者是那一群人,对你来说并不重要,如果对你来说很重要的话,你就不会有这种想法啦。
或者是如果你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然后你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很重要,你你就会很容易产生“少我一个又没有什么”的这种心理。
但是如果你是扮演着主角,或者是一个很积极作用的角色的话,那么你肯定会有更多的精力,然后投放在这个活动中间。
而不是就是抱着这样一个消极的态度。
或者是你跟一群朋友一起玩的话,可能就是在你的心里面,你认为你融不入他们那个圈子里面。
或者并且他们玩耍的时候,也并没有太在意到你的感受,然后你就会经常的产生“少我一个又没有什么”的这种心理。
并且从你这看来你,也是很讨厌这种感觉的,所以说你也是觉得就算不融入这个圈子也没什么。
我也经常会在以下时刻产生这种心理:
第一,当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很多倍的时候。我记得去年在看十大歌手的时候,看到舞台上光鲜亮丽的歌手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歌喉,旁边还有会电子琴的,会弹吉他的,会跳舞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才华,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所有的观众都在为他们喝彩。但是看着他们再看看自己,就觉得这世界上平凡的人太多了,少我一个也不会让人们感到惋惜,所以少一个人也没关系。
第二,当别人把自己遗忘的时候就会产生这种心理。我记得初中的时候,我的性格比较内向,虽然不怎么善于和别人交谈,但是也会希望别人在玩的时候、在参加比赛的时候带着我,但是他们往往在参加各种活动的时候,不会想到帮我也报个名。那时候我就觉得我已经被他们遗忘了,心里面空落落的,就更加悲观地觉得少一个人也没关系。
这种心理是过于自卑的表现,在团体生活中有的时候会受到忽视心里就自我安慰说就算少我一个也没关系。这种想法有优点有缺点,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
这种心理就是自我安慰,在人多的时候受不到重视,别人都不会以我为中心,自己说的话也并没有太多人去在意,感觉受到了冷落。这其实也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自己都没有重视自己又怎么能让别人重视自己呢?在很多时候都要拒绝这种想法,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价值,直到有“少了我这件事就运行不下去”这种想法,到了那种时候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
这种想法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有的时候这样想会让自己的心放宽,没有必要去计较那么多,去钻牛角尖,最后导致自己的心情很差。所以这种心理在某些方面也是比较好的。
一般有这种心理的人都充满着自卑感而且没有安全感也感受不到别人的需要,而且在一起商讨或者玩的时候自己也是没有存在感的那个人。
我曾经就有过这么一段经历,就是地球少了我照样转,他们没有我照样能过日子,所以就陷入了死循环自己就走不出来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比如我们在网上聊天,群里人会比较多所以偶尔看不到消息也是很正常的我也懂,但是我发消息一直看不到我就很奇怪了,我是被无视了吗?
后来小脾气就油然而生了,就感觉他们聊的很嗨啊没我有也可以,然后我就发了一句拜拜就退群了,后来很多人来找我叫我回去。
那段时间就是心理很脆弱,其实所谓玻璃心也不是自己想要有的啊,但是内心可能受不了那么大的打击,而且一般有这种心态的人可能把对方看得比自己还重要。
就是感觉不被需要,有我没有都是一样的。所以要保护呵护这种人,它们极其缺乏安全感,所以就要让他们时刻都知道自己是被需要的。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 地球又不是离开你就不转了 如果帮不上忙 那就是少你一个没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