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这个话题是要从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来说起吧,主人公振宝在认识了一个叫玫瑰的女人之后,从此以后把女人都成为玫瑰。而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感触中,生命中的“红玫瑰”应该指的是那个让你心动的女人吧,而“白玫瑰”却是那个虽然朴实但是能跟你平平淡淡过完一生的伴侣。
其实这个问题还真的挺好回答的,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年轻的时候选择热情似火的红玫瑰,趁着年轻趁着有资本就更多的追求的是“享受爱情”“享受生活”,而当你慢慢经历了这些后你会进入一个倦怠期,不再对火热的“红玫瑰”感冒,而是更多的倾向于细水长流,让你想要有个家的感觉,不再像个奔波的“浪子”。
但是话虽这么说,人都是有贪恋的而又贪恋的不只是男人,女人也是一样,男人总是会想想方设法接触到那些会让你心怦怦跳,小鹿乱撞的女人,如果在第一次就把自己的婚姻交给了那个操守顾家的女人,你可能总会在心里有一丝遗憾,有的女生同样会有这样的想法,想要尽可能的抓住机会跟一些小鲜肉交往,来满足一下内心的虚荣感,不甘于小小年纪就投身于家庭这项事业中去。我身边也有这样这样的朋友,有了美满的家庭和儿女,自己和妻子的工作都很令人羡慕偏偏却不珍惜这样的生活,跟一个女大学生一直在一起,泡夜店,一掷千金的只为女生一笑,享受和女生在一起的那种单纯和快乐。我是一个传统的“白玫瑰”但是也能理解这种浪完了再回归家庭的浪子。
张爱玲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人的贪念都是无法容易得到满足的,得不到东西的永远在骚动,而偏偏男人都是有恃无恐的。面对“白玫瑰”时,惦记着“红玫瑰”的热辣奔放;选择了“红玫瑰”,又念念不忘“白玫瑰”的洁白无瑕。倘若一辈子都在计量该如何取舍这两朵玫瑰时,怕是一辈子都难能幸福!
如果我是男人,我宁愿选择那朵红玫瑰,白玫瑰尽管看似纯洁,面目娇好,性格温婉,却只会卑躬屈膝地顺从着男人,偏偏男人还就不喜欢这种不会挣扎,没有主见的女人。好比振保嫌弃烟鹂生活没有情调,和她过日子无趣一般。白玫瑰却私下还能跟一个在他眼里卑贱的男人私通。曾经她视若珍宝的贞操,不也一文不值?反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
红玫瑰火辣热情,一碰可能会扎手。男人也可能偏爱碰这跟刺儿,只是太多男人觉得玩玩就好了,转头还是把白玫瑰娶回了家。我选择红玫瑰,是因为她有真心付出,敢作敢当,名声不好又怎样,敢于追求自己所爱的,怕是大多数男人囿于名声、成见不敢走出去,转身弃人家而去,倒不如这朵红玫瑰呢!
生命中的“红玫瑰”和“白玫瑰”就像曾经学过的那首诗《未选择的路》,无论选择哪一个都会让自己心生留念,总会以为未得到的那个是最好的。所以,最重要的不是选择哪一个,而是选择了之后该如何面对。最实际的做法,就是珍惜当下,过往不究。
不管选择哪一个做老婆,都会经历从青春男女到柴米夫妻的蜕变。一样要经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一样要对抗生命中的柴米油盐。对于未得到的幻想,即使变为现实,也很有可能没什么不同,甚至更糟。白玫瑰也有可能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红玫瑰也有可能变成窗前明月光。与其这样,不如好好经营好当下的感情。
我觉得这观点好像再为花心的人找借口,两个都喜欢,先选择的那个就会慢慢的被唾弃,变成蚊子血和白饭粒,得不到的就成了最好的,是不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爱都有恃无恐。
我觉得我不会同时喜欢上两个人,我会选一个和我兴趣相投的人,也许她不漂亮也不优雅,但她活泼可爱,而且很善良。
而且爱情本来就是两个人的事,需要两个人努力经验,而不是给自己朝三暮四的心理找借口。我的生命中只有一朵花,她不独特也很普通,可是我很喜欢。
其实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白玫瑰和红玫瑰,人们想和白玫瑰过日子,又喜欢和红玫瑰谈恋爱,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选红玫瑰,我喜欢活泼的人,那样子的生活是有乐趣的
如果是我的话,我可能会选择红玫瑰吧!试问又有多少人,尤其是女人不喜欢红玫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