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写不了,也敢写。一种纯真的爱情,对心境的要求太高,他们内心有杂念,写出来会被禁
首先说诗仙李白吧,我们都知道李白的诗词大多是描写祖国大好河山,抒发自己内心的豪迈之情,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李白并不是没有写过爱情诗,只是写过的少,毕竟李白是豪放派诗人,不是花间派,所以我们了解到的李白所写的诗就没有写爱情的。
在我的印象中就有一首,最初知道这首诗还是在电影?《方世玉》中,方世玉的父亲给方世玉的母亲所朗诵的一首诗,当时也不知道这首诗出自何人,也是后来通过查阅资料才得知的。这首诗叫做《怨情》,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其实从诗的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得出,这是一首爱情诗,是一首闺怨诗。
这首诗是李白众多作品中比较另类的一首,另类到让我们不敢相信它是由李白所写,但事实却就是如此。而且李白用短短二十个字就将一位深闺怨妇的形象描写的淋漓尽致,不得不说李白的诗词功力是无人能及的。
再说杜甫,杜甫被称为诗圣,他在诗词上的成就可以说与李白不相上下,但唯一不同的是杜甫的诗也有称号,被世人称为诗史,意思是杜甫的诗大多描写的是社会现实,这是李白无法相比的。杜甫有一首著名的爱情诗《月夜》: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诗中所描写之事发生在安史之乱时期,当时的情形是杜甫被叛军所抓,之后便写下这首作品,表达了自己对妻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唐代的很多诗人都遗留下很多的爱情诗歌,尤其是元稹和白居易等人,同时也遗留下的许多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数浪漫的爱情诗篇。那么,为什么李白和杜甫二人几乎没有所谓爱情诗的流传呢?
首先,要从两人的性格说起,李白此人,性格豪放不羁,天性热爱自由,自然不愿意受到男女之爱的拘束。杜甫曾评价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传说李白常常在长安饮酒作乐,逛遍青楼舞馆,喝醉了就在大街上和衣而卧。我们可以看到,这样洒脱不羁的人,怎会为男女之爱流连。历史上,对于李白妻子和情人的介绍很少,想必李白也只是把他们当成一时的玩伴吧。
而杜甫这个人,我们对他的了解就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他一生都在关心国家的命运,都在为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忧愁。剩下的时间,就用来关心其他的仁人志士是不是生活的好。另外,他一生的时间多是漂泊无依,尚且无法吃饱穿暖,哪有什么时间去谈恋爱呢。而且,从杜甫诗歌韵律的整齐上我们可以看出来,杜甫此人,应该是极其注重儒家的伦理思想的,定然不会动男女之情的心思,亦不会让自己流传下来男女之情的诗篇。
最后一点,就是从时代上,当时唐朝新建,但是当时的思想并没有那么开放,一般的诗人恐怕都以纯粹的写爱情之诗视为轻浮,那么像李白,杜甫这种当时就有才名的人自然是不会去写这种诗的。
李白有写过爱情诗啊,《秋风词》和《长相思》,都是写爱情的诗歌。杜甫有没有写过爱情诗,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我记得中学的时候,学过杜甫写的一首诗,他写他的妻子,想象妻子和他一样,此时此刻,应该也倚在窗前,看着明月,两个人互相思念,有一个细节,还写到,因为秋天,风霜露重,妻子可能因为久久地站在窗前,手臂全都变得十分的冰凉。如果这首诗是爱情诗的话,那么,应该说李白和杜甫,他们两个人都写过爱情诗,只是写的数量很少,跟他们其他类型的诗数量一比较,简直少得可怜。
为什么跟其他的诗人比较,跟李白,杜甫其他类型的诗歌比较,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呢?我个人觉得,这跟李白,杜甫两个人的性格,理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李白的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潇洒不羁,他也被称为“诗仙”,可见他的性格是那种豪放,洒脱的,这种人的生活中,爱情占的比例自然是十分的小,他最重视的是实现抱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才是他的生活的最终追求。他的诗,也多些仕途不得志,爱情则是少之又少。
杜甫的诗的特点是沉郁顿挫,他有着悲悯之心,当时战乱不断,看见百姓受苦,流离失所,将士也很是艰苦,心中是万般不忍,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可以看见他的品质。这种人,更多地看见“大爱 ”“大家”。所以,写的爱情诗也比较少。
其实你从很多描述李白杜甫的书中会发现,他们的一生基本上就没什么爱情的因素出现过。
他们都出生在唐朝,唐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呢?唐朝是我们悠久的历史上,封建历史上最为繁华的年代了。这个时代是我们国家在历史上的大国时代,没有比唐朝更繁荣的时候了,那个时代,中国地域辽阔,百姓富裕安康,国家强大,没有外敌敢来打仗。基本上都是来进行各种宗教和物质文化交流的,比如说丝绸之路等等。
所以,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因为国家的人民没有什么外患,也没有什么内忧,他们有的就是想要拥有一个一官半职,走上仕途之路,为自己得到证明,也为国家做出贡献。当时,但凡是有志之才都会有这么一个想法。我记得唐朝的时候,入朝廷做官,一般需要靠大官引荐。首先就是在一些大官门下当门客,比如房玄龄魏征门下就有不少有才华的门客。
李白和杜甫也是这么得到了一个一官半职。但是很不幸的是,尤其是李白,不受重用,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是一个在追求仕途的人,渴望自己得到重用,因为他坚信自己有才华。
李白和杜甫二人都是谋求到了一个小官,这都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所以他们一个是被流放,一个是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他们的志向不在于风花雪月,他们有一腔抱负无处施展,这已经让他们悲痛万分了,哪里还有心情去写爱情诗。
太白是写过的,子美不清楚。但是首先我应说明风花雪月不等同于爱情,纯粹因为两人性格迥然不同。李白是一个彻底的浪漫主义,相比他,杜甫的笔触实在凌厉许多,而爱情这种题材可能并不适合他。并不是说这种题材什么的配不上他,杜甫是才子,却不是风流才子,从性格从身份看他不太写这个很正常。当然这里拒绝将两人拿来比较,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比较的都是傻子(包括某元)。李白写爱情也好,写浪漫也罢,是感慨也是性格的体现,他本身比杜甫风流许多。而且他的爱情诗也应是极有价值的,值得被传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