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好累啊,我们分手吧。”
看着她拖着行李箱,头也不回地走进检票口,我满脑子都在回荡着她昨晚收拾行李说的这句话。
北京南站外人潮涌动,夏日的烈阳灼烧着人们的皮肤,我却如同坠入冰窖,浑身冷得打颤。
三年的恋情,就这么冰消雪融。
我和她是在大二参加同一个社团认识的。感情走向跟大部分情侣一样,由相识到相知,再到无话不谈,然后顺理成章的在大三的时候走到了一起。
有过争吵,但绝大部分时间还是陪伴与甜蜜。在波澜不惊地度过了余下的两年大学生活后,我俩都选择了直接工作。她认可我要趁着年轻搏一把的想法,一起来到北京。
毕业之前,我们曾经对未来有过很多规划,也做了最坏打算。可没想到,初入职场,还是被这当头一棒敲打得天旋地转。
她是程序媛,我是广告狗,都是加班重灾户。先前为了图便宜,租住的地方距离两人各自的公司都比较远,晚上十点能到家就算万幸。疲惫一天的俩人都懒得说话,相互间抱怨两句洗漱一下就睡觉了,没有交流,没有温存,只有目光呆滞。
我俩都是996工作制,起初周日俩人还有精力去电影院,但后来觉得票钱好贵,时间也很珍惜,还不如用来补充睡眠。
为了增添温馨感,我俩还买过几盆好养的虎皮兰,可没过几个月,因为疏于照料,最终都枯萎死了。毕业前,我还兴冲冲地跟她说工作后一定要养条狗,金毛养不起,泰迪还是可以的,可现实却告诉我们,自己都快照顾不好了,更遑论养狗了。
家里每天都是乱糟糟的,俩人实在是没有精力和心情收拾。倒是不愁谁刷碗,早餐在楼下的早点铺子里随便吃点,工作时随大伙点外卖,休息时要不出去吃,要不直接就整个泡面。
我俩都不排斥自己做饭,可平日里时间太紧迫,周日恨不得葛优躺懒一天,尝试几番之后最终作罢,先前买的锅碗瓢盆都被搁置在一旁落满了灰尘。
最根源的其实还是经济问题。
我俩每月工资加起来扣除房租、通勤费、餐饮费基本所剩无几。
她工作之余总是在寻找那些大牌化妆品的平价替代品,有同事去欧洲旅游都不敢开口让其代购。曾经有一天我看她没化妆就出门了,问了她一句,被回应说程序媛还化什么妆,到后来我才发现她的粉底液早已见空。
不敢生病,特别害怕听到的就是什么人结婚,为此还悄悄地退了几个同学群。
最揪心的时候就是给父母打电话。年岁渐长的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关心我们中,但苦逼的生活实在是难以启齿,为了防止他们担忧还需要绞尽脑汁地编造一些谎言,重点是他们还喜欢听细节。每次交流都像打了一场恶战,挂掉电话,身心俱疲,我俩相视,唯有苦笑。
我俩各自的十八线小县城家庭,并无资本供我们在北京买房。我俩内心很清楚,只是在一次深入交流发现未来一片黑暗甚至于绝望之后,默契地再也不提这个话题。
她的压力比我要大得多,工作生活上忙得焦头烂额之余还要应对父母的各种劝说,让她回去考公务员,说跟着我要吃很多苦。
她明白爸妈对于女儿独自在外的牵挂,也理解他们对于她当下,存在诸多不稳定的未来持有的否定态度。但我俩都知道,她一旦离开,就意味着我俩从此陌路,她想再坚持一下,为了爱情,为了我。
最后一根稻草,终归是来了。房东宁愿赔付违约金,也要让我们离开。仓促之间,我们只能找到一个单间与人合租,同住的小青年天天呼朋喊友,扰得我俩天天失眠,劝说无果之后,她崩溃了。
恰好此时她妈打电话来说她爸去体检,结果可能不太好,她连夜收拾打包,准备回家。
一个对此无能为力的男人,除了沉默,也只有闭嘴。我能说些什么?不能。这一年中我自己都打过无数次的退堂鼓,我还有什么脸去劝她继续留下。
我们都坚信最困难的地方拥有着最大的可能性,但压力之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不怨她,只恨自己能力太差,辜负了这三年来她的深情陪伴。
人群里彻底没了她的身影,但我的腿如同灌了铅,沉重地难以移动。“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我俩虽未天人永隔,但从此陌路,思及过往,还是悲痛得难以附加。
-02-
我站了良久,身上都已湿透,头被晒得有些眩晕,才决定回去。
转身走了十几步,无防备中被一股大力冲击到,踉跄了几下才站稳。一个人紧紧地在背后抱住了我,感受到那熟悉的气息,我心跳得猛烈,鼻头突兀得酸了起来。
“我舍不得你,咱俩不分手了。我已经陪了你三年,那就再赌上三年。姓付的,你要是敢负了我,会遭雷劈的。”
听到背后的哭腔,我也难受得不行,拼命地嗯着点头。把她牢牢抱紧我的手分开,转身重新抱住她。
北京不相信眼泪,可那一刻我俩都哭得不能自已,像个傻子一样。
她把行李留给我之后,还是上车回家了,她放心不下她爸,但她跟我说,要相信她,会回来的。
我信。
拖着行李回到出租屋,看着公用客厅的一片狼藉,我觉得是时候下决心做出一些改变了。
盘点了我自己剩余的资金,再加上不久之后要发的奖金当预算,我用了一下午时间寻找房源,重点不再关注房租,而是舒适与便利性。最终我敲定了一处住所,房租贵的吓人,但距离她工作的地方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
我在跟房东签合同的时候,提出哪怕房租再提高一点,也要备注上高额的违约金。在听完我对之前遭遇的讲述之后,他答应了我的要求,并且没有多要我房租,前提是我至少要租三年。
之前攒下的应急储备金被清空,重新回归到一无所有。但是看着不大却很温馨的套一房,不用再担心生活被别人干扰,更主要的是她每天不会再疲于路途之中,我觉得相当值。
用了一天把房子收拾干净,我又跑去买了几盆花,换成了她最喜爱的吊兰,既然决定重新开始,那就下力气努力把日子过得精致一点。
-03-
过了两天,她回来了。跟父母沟通的过程很艰难,但两位老人终归是不忍心看着女儿心里难过,勉强同意她再和我坚持一段时间。她爸身体并无大碍,其实有点吓唬她回去的意思。
她有点埋怨我换房的决定太武断,但因为我的抉择全部都是考虑到她,看得出来她心情其实很不错,还给我赏了一个香吻。
她爸妈强塞给她一点钱,不多,但却缓解了我俩的燃眉之急。细思考量之后,我俩决定从餐饮来节流,选择自带便当去公司。
因为住处距离公司近,她每天即使多睡一会儿,还是有充足的时间料理一切。把锅碗瓢盆重新洗净,她下班后休息片刻,然后做晚餐,临睡前在电饭煲里预约好当做第二天早餐的粥。
我的路途也缩短了半个多小时,所以早起有时间和她一起准备两人的工作便当。她要控制体重,而且自身不喜欢吃油腻的东西,肉类的极限就是鸡胸肉,所以喜欢做一些蔬菜沙拉,顶多就是加点糙米饭或者意面。
在我的劝说下她尝试了牛肉,她自学的迷迭香红酒烤牛扒好吃到爆炸。
后来又把食谱扩充到制备各种饭团,炸虾饭团、煎牛肉饭团、芝士烤饭团,再搭配蓝莓、草莓等水果,让人无法抵挡。
我从小习惯大油大盐,之前点外卖也是喜欢选一些口重的东西,所以工作一年下来身体变得虚胖很多,运动几分钟都喘得不行。
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加上她的提醒,恰好自带便当,我也开始合理控制饮食起来。番茄虾仁意大利面 、青豆牛肉烧、香烤三文鱼青豆泥、香煎虾仁等等,天天花式吊打吃外卖的同事。之前他们还说我矫情得要命,但自己做得终归是用心一些,在他们品尝过后,都有人愿意花钱让我帮他们准备便当。
从前我拒绝吃绿叶蔬菜,觉得没有什么味道。但在她的引导下我慢慢发现了新的天地,连最为抗拒的菠菜,发现只要稍微焯水,然后点上糖、醋、蒜、麻油、辣椒油之后也能让人食欲大振起来。
到了周末我开始大显身手。不再懒床,赶早市买些新鲜的鱼,回来煲汤。实在嘴馋,就买点肥瘦相间的五花,炖煮小半锅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每天吃一点,能开心好长时间。
自制便当很省钱,有时候十几块钱的食材就能解决一天的吃饭问题。
更重要的是,我俩开始享受起一起搭配做饭的时光,我切菜她烹饪,偶尔突发奇想研究个新菜肴,失败了味道怪怪的都会吃得很开心。工作再辛苦,但听到铿铿的切菜声,滋滋的煎炒声,心境就会平和许多。
家的记忆,家的氛围,家的温暖,就在这噼里啪啦、铿里框朗的声音中迎面扑来。
-04-
只有经历了真正的痛苦,才会坚定地去选择成长。
从前我自视甚高,觉得自己的文案天下无敌,都改了八遍还不满意,老子不伺候了。现在不停地逼着自己要耐心,尝试着去换位思考,平心静气地去跟客户沟通他们的要求。
意识到之前加班更多的是效率不足的问题,所以系统地学习了时间管理,从不适应,到慢慢上瘾,得心应手,后来在她提醒下我才发现,自己回家竟然变得越来越早了。
为了能每周带她去看一场电影,让生活变得更精致一些,也为了让应急资金库重新充实起来,我拼命地接私活,赚外快,业务能力越来越强。后来被一个大客户看中,挖去做了甲方,薪水翻了几番。
而她的项目在不断推延之后终于上线,功夫不负有心人,成为了一个小爆款,在她发奖金那天我俩去吃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西餐。
经过了一年的兵荒马乱,再加上那次分手风波的洗礼,我俩的北漂生活才开始走上正轨。
为了让她爸妈安心,也是给我俩谋求一条后路,一年之后,我俩用攒下的钱在她家乡的省会城市首付了一套房子,不大,但足以成为一枚定心丸,她爸妈对我以及我俩北漂生活的否定态度缓和许多。
我俩尚未领证,写的她的名字。她问我为什么毫不犹豫,我开玩笑说怕遭雷劈。要不是她当初勇敢地陪我再赌一把,我都不知道何去何从,落魄成什么模样。
当下,在北京,我俩依旧买不起房,但变得不再慌张。未来几何,我们不知,但只要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肯定会看到更多更美好的风景。
努力,是为了可以选择,共勉。
我每天七点起床,带领成长营的小伙伴们读书一小时。
八点至九点洗漱做早餐。
九点至十二点去咖啡馆写作。
中午准时午休35分钟。
下午两点至六点继续写作,组织会议讨论,处理杂事。
六点至七点休息吃饭。
八点至九点半继续工作。
九点半至十点半在带领成长营的小伙伴们读书一小时。
这就是我每天的生活安排。
跟许多的大V或者创业者们相比,我这样的一个作息其实算不上“努力”,至多勉强算是勤奋。
但比起以前那个每天九点半起床,刷一上午手机,下午慢吞吞的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写三四百字,然后就陷入瘫痪机制,玩游戏,刷剧。晚上偶尔会看半个小时的书,然后熬到十二点之后再睡的我来说,现在的我可以说是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前的超低效状态切换到了现在的高效状态。从以前我一天就写一小时,一小时三四百字、到现在每天能花三四个小时写作,每天产出三四千字这一点的提升就可见一斑。
那么看到这里,你是否已经理所当然的觉得我会讲一个励志的故事,卖卖我悲惨的经历,来叙述一下我是经历了怎样沉重而深刻的思想转变,从而为你呈上一碗满满的鸡血吗?
在知乎上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几乎全部都是在强调:世界很残酷,你不努力就会很惨;我以前有多么的可怜,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过去的痛苦;或是我有一个梦想/我要承担责任等等。
事实上这些回答都令我感觉非常的“厌恶”。
因为这种鸡汤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毒药”。
你看到某人的分享,你觉得被鼓舞了,你觉得被激励了,然后就觉得自己也要这样努力。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那么能对你的危害也没什么,甚至也可能对你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一类的鸡汤文往往会在包装和吹捧自己的同时,对“不努力”的行为作出批判和指责,好像你浪费了时间就罪大恶极,好像你不努力就不配为人,你不奋斗就会非常悲惨似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当你看完这些文章之后,你就产生了一种恐慌,一种焦虑,一种对自我的否定。
有些人可能也会认为这种对自我的否定、恐慌、和焦虑也是促使自己成长的动力之一,但问题是,这些焦虑和恐慌本身往往都是被夸大了的。
几乎所有的写作者,尤其是鸡汤类的写手,都有一个无意识的通病就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太过丰富,所以,这就导致他们对事物的感触会很“敏感”。
这种敏感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
第一,他们对于痛苦的感受、和在文章中对痛苦的描述是被夸大了的。
第二,无论是对“努力”之类的鸡血的正面意义的强调,还是对“不努力”“拖延”之类问题的抨击,也都被夸大了。
第三,就像人处于抑郁状态中时,就会认为自己会永远抑郁下去,会认为自己以后会永远这么悲惨一样。
那么写手们在写鸡汤文的时候往往也会像这样,就是会把你的痛苦,暗示为你以后会永远痛苦下去,把你的努力的正面意义,暗示为你以后的生活中都会永远被这些正面意义填满。
每个人对于这个事物的理解都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同时,一篇文章在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也必然会有它自己的局限性。
一篇文章如果想论述“努力的重要性”这个命题,那么他所选择阐述的素材必然会只包括努力所带来的正面意义,和不努力所带来的负面意义,这两个方面。
他不会涉及努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不努力在有些时候的重要性。
但因为作者的这种无意识的有所选择的隐瞒,也会令你在看文章的时候不自觉的被限制住。
你看到强调社会竞争激烈的文章时,会不由自主的被带入,认为这个世界处处充满了激烈的竞争。
但实际上,现实的世界往往不是他们文章所描述的那样的。
的确存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也的确存在人情淡漠的环境,但是与此同时,竞争不激烈,人情很温暖的环境多了去了,鸡汤写手只会令你看到他想让你看到的。
当你所看到和相信的东西和他一样时,那么你必然会不由自主的产生和他一样的认识和理解,于是,于是这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
于是这就意味着,你成为这个鸡汤写手的粉丝了。他的公众号关注者就又多了一个,他的影响力就又扩大了一分,他的商业价值就有增大了一点。
说到这里,我并不是要否定“努力”的意义和正面作用,而是想要强调,“努力”这个概念本身和人们对这个词的理解已经被扭曲了。
现在当人们提到“努力”这个词的时候,其实这个词背后的潜台词是:要逼迫自己早睡早起,强迫自己阅读学习,你要吃很多苦,付出很大的毅力,总而言是,好像是要自己“变成另一个人”,“降服那个不努力的自己”一样。
我的意思是,不要用“努力”“拼搏”这一类的字眼来自我感动。
提到努力这个词的时候,它的潜在框架会令很多人第一时间将努力和吃苦挂钩,让自己做到了很多自己原本不情愿去做的事情。
但事实上,努力不是你打败了自己,克服了自己的“懒惰”“拖延”的这些缺点,而是:你在追求你自己想要的生活,你在追求让自己快乐,满足,于是你付出了很多,在这个过程中,你很享受。
你看那些真正在努力的人,虽然他身体上很累,也经常很忙令身体很疲惫,但是他自己一定是很“享受”这个努力的状态和过程的。
不管是由于他对这件事情本身的享受,还是对于做这件事所带来的后果的期待的享受,但归根结底,他一定不是带着强烈的“不情愿”去努力的。
在别人看来,哦,或者说在以前的那个我看来,我早起读书,中午写作,按时午睡,下午像陀螺一样快速旋转,睡前还要阅读,这的确是一种很努力的状态呀。
但是,假如让你按照我这样一种方式来生活,往往你是做不到的。
但你做不到的原因根本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你懒惰,你很没用。
你身边有没有或者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他能不眠不休的打游戏,只要一有空马上就去玩,即便在做别的事情的时候,在听课的时候,在上班的时候,也会偷偷抽出时间看攻略,学技巧。
那么这个人打游戏的时候的“努力”状态本身和在阅读、学英语、创业的人的“努力”本身是并无区别的。
但是我们会用“努力”来形容一个人玩游戏吗?
不,我们不会。
因为这个人玩游戏的时候好像没有任何的痛苦,反而他是很享受,很开心,那么所以我们就会忽略或者认为这个人并没有在付出,在用心。
但他在游戏上花费了非常多的时间,他完全用心的投入到游戏中,他想尽办法去钻研玩游戏胜利的技巧,这难道不是一种“努力”吗?
问题就在于,玩游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种不会有太多不情愿的阻抗情绪的事情,但看书、学英语等这些事情则是要因人而异的。
但重点是,真正的努力本质上和一个喜欢玩游戏的人的努力是一样的。
就是:你喜欢这个事情,你自然而然的会去努力,你自然而然的会去付出。在这个过程中你根本不会感觉到累,反而这种付出和累对你而言是一种享受。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把鸡汤称之为“精神毒药”的原因。
这些写手告诉你他每天五点半就起床学习,一天参加多少场培训和学习,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多么井井有条,然后呼吁或者暗示你要像他一样去做。
但问题是:当他在这样生活的时候,其实时时刻刻他都是处于一种被“滋养”的状态。
但你来这样做的时候,这却是对你的一种无时无刻的“损耗”。
因为也许你的体质就不适合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也许你起那么早只会损害你的睡眠系统,只会令你一天的精力差到爆炸。
你是奔着能够有一个好的提升,能够让自己获得成长的目的,但问题是,对于你个人而言,达成这个目的的方法其实是独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
别人的经验和方法那只是最适合他自己的方法,除非你和这个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否则别人的经验对于而言根本就是无价值的。
我活到现在,如果说生活教给了我哪些智慧的话,那么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适合我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某自媒体人内容创业年入百万,某创业者做了个app变现3亿,某服务员自学转行产品经理两年实现年入40万。
现在这个时代的成功案例太多了。
但所有的成功案例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是在用“成功后的金钱、地位、声誉”等来吸引你。
对于金钱和物质的渴求是所有人类共同的期望,但如果你开始只是为了追求这些“后果与回报”而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这也就意味着,你并不是喜欢这件事,你也无法享受做这件事情的过程。
而努力和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的关键又在于你对于这件事情本身与过程的兴趣与享受。
所以一件又一件的成功案例并没有给你带来多少真正意义上的实际改变,因为你无法坚持投入的去做一件你无法“享受”的事情。
所以某自媒体人内容创业年入百万的案例令你报了这个自媒体人的写作班,他赚了一波培训费;
某创业者做了个app变现3亿的案例令你去搜索这个app相关的内容,app赚了一波曝光率;
某服务员自学转行产品经理两年实现年入40万令你花钱报了产品经理的培训课程,平台又从你身上赚了一波;
但最后你还是你,你还是没有改变。
你无法通过变成别人,或者去复制别人来获得“成功”,即便是你获得了世俗意义的成就,但是在心理上,在精神上你是萎缩的,是毫无生机的。
所以重点在于,你需要去找到你自己的节奏,你需要找到能够令你很享受,能够令你时时刻刻被滋养,能够令你不用去克服阻抗和不情愿、自然而然就会努力和付出的事情。
你问怎么找到自己的节奏,怎样找到会令自己享受的事情?
这个问题不存在答案。
因为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现存经验可供你参考,这是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需要他自己去处理课题,而这个课题在本质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个课题就是我反复提到过很多次的——成为你自己。
我在没经历在咖啡馆写作的一次契机的话,我想我还是在持续着以前的那种低效、萎靡的状态;
我把我的这种经历分享给你,这不意味着你尝试着换个地方写作你也能一下子就法神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所以在「成为你自己」这个课题上,我的确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分享给你。
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不要放弃尝试新鲜事物,如果有机会,尽可能的去做以前你没有做过的事情。
因为,你已经按照现在这样的生活模式生活了很久,继续重复以往的习惯和节奏的话,是不可能有奇迹发生,是不可能忽然你就一下子改变了。
你需要主动去做出突破和尝试,改变的本质是:你开始去做那些你以前不会去做的事情。
换个地方写作,鼓起勇气和陌生人搭讪,一直都很紧张不如索性放纵自己一个月等等。
这些,都可能是令你的生活发生改变的契机。
但重点是,如果你不主动开始尝试,那么这些契机永远不会到来。
以上。
我的微信公众号:炼己者 id:fengxuwake
个人微信号:lianjizhe1874
因为你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一秒钟都不会。它总会让你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一步步,比别人强。
01
卫生间冲水开关坏了,保洁倒腾半小时未果,告诉我们必须找师傅报修。行政艾姐一捋袖子,“我来!”
五分钟不到,“修好了。”
因为工作上的事,心情一度很糟糕。身边保守派、坚信工作不到一年就跳槽不好的朋友听完种种前因后果,也开始劝我实在忍不了就走。
最终决定留下:作为人事,这些烂摊子如果都能搞定,之后走出去该会有多强大。别说之后了,现在就已经发现学习倍速呈几何级增长。
三天前还不会的东西,钻研后开始对答如流;半个月前,三家公司社保对账焦头烂额、花了大半天,今天,两小时不到完成且找到了规律,下个月预期可以更快。
和艾姐的聊天,更坚定了我的想法。
“只会说坏了没法修,不知道为什么修不好。我一去,为什么开关没法回弹?弹簧没了呀!从储物柜里拿一根出来装上,开关扭紧,瞬间好了。”
“为什么我知道?你看师傅修一、两次,自己亲自修三次以上,你觉得还不会么?大概会是什么问题、怎么排查、怎么修理,外行人看热闹,我看的可是门道。”
“你现在呀,就得多学点东西。和我修开关一样,工作里大部分事务,多做几次就会了。有经验之后再看,好多就那么回事儿,再坑爹也跳不过套路。”
经验究竟妙在哪?
当新手直面一件事情还在发懵抓瞎的那几秒,老司机已然开始做判断和排除。这是时间和实践的碾压。
2
初见公司副总是面试的时候。
行业趋势、公司发展和业务重心娓娓道来。不避讳公司缺陷、不吝于分享经验。价值观一致,对很多事物的看法又不谋而合,是我加入公司的原因之一。
进公司后发现,她的很多工作细节都很赞。
不论多忙,当天邮件当天回,所有审批不隔天;
寄私人快递,不确定需要多少钱的时候,总会提前对艾姐说一句:快递师傅确定金额了在微信上告诉我一声,转账给你;
艾姐把物业停车协议发给她审批盖章,关于明年公司员工的停车费。她回复确认的同时,直接就把自己的费用通过微信转了过来。
“我真的太喜欢她了。好暖心。”艾姐如此说道。
说起来都是小事。
也都是“想别人之所想,提前把事儿都做了”的小事。
平时看来都是不值一提的习惯。可着急推进项目苦盼审批时、总垫款却不好意思催款时,她的这些习惯,铺就了解决问题的快车道。
“做到那一步就够了,不必要再进一步,无人感激,累的还是你自己。”
说这话的人从来不知道多做一步能收获到的是什么。
多做一步,做到别人无法企及,且不给他人造成困扰,公认你是最佳。这不仅是你对自身工作的高要求,还直接或是间接地建立了你在职场的口碑与信任度。
信任度,决定了你在工作上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多大。
从“一脸懵逼无从下手”到“从容淡定直指重点”;
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到“知人之不欲,将便利提前施于人”。
曾经的努力,或许会是其他的方式显现出结果,但是,终究会显现。
一个人为什么要努力?
一个人为什么要努力?是为了别人吗?是为了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吗?是为了证明给那些曾经瞧不起你的人看吗?我认为都不是,努力是为了我自己,是为了我以后的生活能更好,是为了以后我的孩子比别人起点好一点,是为了让我的父母晚年的时候过得幸福快乐一点,是为了让我父母觉得他们这个女儿并没有白养。
有时我也在思考,我为什么要考研呢?我为什么要那么努力?那么辛苦,别人放暑假了回家了,在家里吹着空调看着电视和父母聊着天多好,我为了什么?在这里干什么都是自己一个人,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去吃饭,其实我是那种忍受不了孤独的人,但是现在的我慢慢习惯了,慢慢理解了,我为了我的将来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为了我的工资比别人高一点,活儿比别人轻一点,这样就够了,为了我以后舒适的生活我在努力着,并且我不会放弃。
因为我始终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老天是公平的,你付出了多少,它就会回报你多少,这是毋庸置疑的,有好多人说为什么别人去玩了你不去呢?不想去吗?我只想说并不是我不想去,我也想去谁不想出去玩呢?我也想,但我知道我不能,我现在浪费的这一分钟,以后我用十倍的时间都换不来。年轻的你就这么堕落,那你这个人已经无药可救了,你还想指着等你老了再努力吗,等你老的时候别人不会去帮你,所以为了自己的将来你现在要更加努力!
再一个就是为了父母。为了让爱我的人过得幸福,为了我爱的人幸福,我不努力我怎么给辛辛苦苦养我20几年的父母争光,让他们老年时过得无忧无虑,开开心心?
岁月在父母的头发上留下了痕迹,让我看到了原来我长大了,我已经不再是那个什么事情都依赖爸爸妈妈的孩子了,我有能力了,我可以在现在最美好的时光里多努力一点,为了我爸爸妈妈头发上的白发不要再多了,让他们想起我这个女儿时脸上是透漏着微笑,并不是满脸的嫌弃。
为了我自己以后的孩子能在别人面前很骄傲的说我爸爸妈妈是干什么什么的,你要知道,现在的社会就是这么物质,那没办法,我只能这么现实,上个寒假考科三的时候在车上听到有个人在打电话,说“咋?又要买苹果手机了?”我一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她朋友的孩子在上小学,她们班里每个同学都有手机,而且都是苹果的,所以她让这个人帮她找一下哪个便宜一点?我听到这个话当时就震惊了,妈呀,一个小学的孩子都要用苹果手机,而我现在还没有用过,什么概念?
所以现在的我们要更加努力,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父母,我们自己。
原因一:为了自己
人活着拼的就是那么一口气。不蒸馒头争口气。平凡的过一生是一生,努力生活去活出自己的精彩也是一生,我们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一生过得更精彩,也更有意义些呢。
我们可能因为家庭的原因,长相的原因,或者是其他的原因,被别人嘲笑,诋毁,不被别人认可,被别人看不起。我们只有努力,去不断进步,才能够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没有人会对弱者低头,也只有变得强大,别人才会尊敬你,仰仗你,才会认可你。
在高中阶段努力学习,努力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在大学阶段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为了未来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只有努力才有未来,如果你不努力,只想着靠运气靠上天的怜悯就获得成功,那可能性几乎为零,谁都不可靠,只能够靠你自己的努力。
原因二:为了家长
家长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物力以及人力。他们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不求我们能够,有多少回报,只希望我们能够成为那个最棒的自己,他们在心中已经为我们规划了无数美好的未来,如果我们不努力,我们怎么能够对得起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抚养。
多么希望在家长提到自己的儿女的时候露出的是欣慰的微笑,脸上露出的是骄傲的神情,为自己的子女感到骄傲,为他们成长为今天这么努力的人而感到骄傲。
原因三:为了自己的子女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现在努力,才会收获一个更好的未来,才能够提供给你的子女一个更好的未来。说的通俗点,其实努力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钱。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毕竟钱能使鬼推磨。我不希望在本该提供给我子女最好的条件的时候,我却没有能力提供给他。我希望在我子女需要一切经济支援的时候,我可以二话不说的帮助他。我不愿意让我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我不愿意因为钱的原因拖了我孩子的后腿。
我不希望在别人家的孩子吃肯德基麦当劳这时候,我却只能带着我的孩子回家,喝稀饭,吃馒头。不希望在别人家的孩子已经被送出去留学得到更深层次的教育的时候,我的孩子却因为经济的原因享受着最最差的教育。虽然这些例子可能比较偏激,但是毕竟是事实,穷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总之,努力才有未来,不努力有个屁呀,加油吧。
不努力怎么给你所爱的人幸福生活?不努力怎么能看到精彩的人生?不努力哪来的资本追求生活品质?比你有钱的还比你更努力,你有什么理由再不努力?这些问题时常萦绕在我脑海,每当觉得疲惫了,想放弃的时候,想到这些,再累也得坚持去拼搏去奋斗。回想起大学生活,那时候的我是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
在大一那一年,刚迈入大学校门,脱离了父母的“束缚”,觉得每天吃喝玩乐潇洒自在,何其畅快。带来的结果就是跟室友们啊一起去熬夜打游戏啊,大晚上去压马路啊,唱歌等等,终日无所事事,也没有想过要努力,先玩再说吧,那时候是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挂科。这是最直接方式敲醒我,这一年曾努力过半分?这样来大学怎么对得起父母,等到毕业了什么也不会又该怎么办,现在看来那时候还算醒悟的不晚,至少知道自己要努力了。
大二大三这两年来人生或许为此改变了,谈恋爱了。因为她却不是为她,我开始去努力学习,现在看来觉得那时候好傻啊,谈个恋爱你就崛起了。。。不过那时候也会想不努力以后怎么给她幸福呢?同时也是想实实在在学点东西吧,日后出来也不至于一事无成,更何况我是一个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每天早出晚归,去图书馆看书学习,业余时间充实自己,那时候每天安排的很满,(以至于忙碌到忽略她的感受闹分手。。。)努力的结果是有的,每个学期的奖学金,专业扎实的基础等等。真的在你努力的时候你会发现每天过的很快,觉得生活不再虚度,有一股无形的动力在背后推着我前行,现在回头看更多的是感谢当时那么努力的自己!
再说现在毕业吧,比之前更加努力了,因为眼前面临的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等等,不努力的话怎么去实现自己的规划,怎么让喜欢的那个她嫁给自己,还有慢慢变老的爸妈等等生活压力,这些外在条件促使我不得不努力去往前。纵使有时候下班的时候很累,但是想想身上的责任,想想自己的追求,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每天的生活!
生活是会产生很多外在条件让我们变得努力,但更多的是追求内心吧,不论男生女生,不努力你又怎么会体会到社会的酸甜苦辣,把自己变成最好的那个自己,拥有的世界断然是不一样的。自己靠努力所拥有的才会让你觉得骄傲啊。我喜欢一句话也希望能勉励大家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