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异数,她的性格决定了她不会默默无闻,不会像其他的女性一样过完平凡的一生。所以她在失去家园的片刻绝望后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对天发誓一定要度过难关。在失去了母亲,失去了父亲,失去了伺候他们的奴隶,她最终还是凭着自己的那股不肯低头的倔劲爬了起来,走到了社会的上层,得到了最初的金钱和地位。但同样的,由于在别人看开她过于锋芒毕露的性格,她所经历的艰难也是无法其他人无法想象的,无论是她的事业,还是她的爱情。她的内心不能容忍一丝怀疑,她不能去刻意的掩饰内心任何真实的想法,因为那对她意味着莫大的痛苦。正是由于这一点,从她确信自己爱上了艾希礼之后,不管周遭出现了如何的困扰,不管他们隔了多远的距离,即使他已经娶她人为妻,她甚至都不曾想过就此妥协和放弃。这在她看来是背弃了自己,背弃了自己活着的理由。
这是怎样的一种性格呢?这让我深思,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她的坚持了绝决仍会让大多数人汗颜,能够坚持自己内心的东西而不受外界的影响是件太难的事情,更多的人会在忙忙碌碌和昏昏噩噩中渐渐的迷失了最初的自我,甚至不会发觉。但是对于感情来说,这种绝决却不一定会带来最终的幸福,如果一味的勉强冲撞带来的伤寒就不会只是对于自己的了。斯嘉丽始终没有这个道理,她倔强的性格也不会想到这个高度,所以当她最终大彻大悟发现自己最爱的人其实就是一直陪在自己身边的丈夫瑞德的时候,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了。由于她的不肯妥协和顽固的坚持,他们之间的裂痕已经无法弥补。
美国内战,最终以北方获胜而告终。大多数文艺作品都会站在北方的角度和历史的高度来弘扬一统之后种种好处和北方军队的英勇和善战。《飘》令人称道的是,它自始至终关注的,是南方种植园的民族的兴衰,它让人们换了一个角度来看待一些看似显而易见的事实。最终的融合确实是大的趋势,强势吞并弱势也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可人们却忽视了这期间南方的人们的抗争,他们失去家园的痛苦,他们从最初的与北方的完全对立到最后渐渐的和北方的合作。
这是一个民族的转变,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一种文化和另一种文化的碰撞乃至融合。在转变的过程中,那些曾经的田园生活,那些曾经的桀骜不驯,那些纯朴的粗犷的文化氛围,已经慢慢的消失殆尽,像阵风一样,飘散在历史滚滚向前的洪流中,不留一丝痕迹。
爱情与战争,退缩与奋进,坚持与放弃,融合与抗争。纵横交错的脉络确实让人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这是一种厚实的沧桑和一种中立的慨叹。古人说:读史使人明智。这部史诗级的作品让我们在失望和希望之中反复,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徘徊。
瑞德,这个幽默,聪明,带点叛逆和愤世嫉俗的男人和斯嘉丽有着太多相似之处。正因为如此,他一直深爱着她。他爱她的与众不同,她的天真和她的叛逆。这些在旁人看来疯疯癫癫的性格在他看来简直可爱至极。
他什么时候都显得那么的运筹帷幄,好像一切都可以在他的掌控之下,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斯嘉丽最心底里想着的那个人,他无法去强制把她的心扭转向自己,尤其对于这样真实的一个女子。所以即使他们已经结婚了,但他仍然觉得没有真正拥有她,他能做的,只有用加倍的物质和精神呵护对她好,希望她能够最终回心转意。
结果让他绝望,当他最终选择离去的时候我甚至丝毫不感到奇怪,只是可惜斯嘉丽觉悟的太迟了。他和她其实是完全相同的一类人,斯嘉丽不能欺骗自己心里的感受,难道他就可以忍受吗?拥有了自己深爱的人,却无法抓住她的心。与其承受这种折磨,他宁可选择不顾一切的离开,这同样是一种绝决,一种不能忍受一丝感情上瑕疵的绝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