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是有的,“不忘初心,才有始终”这句话看上去没有问题,说的很对,但它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当你的选择是正确时,那才是“不忘初心,才有始终。”但是,当你的选择本来就是错误的,却要执意坚持,最终只会到达一面墙的地方,无出口可言。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小明偷了一件棉袄回来给妈妈,当时妈妈不但没有批评他,还表扬了他:儿子真乖。而小明听到了妈妈的认可,当然是继续他的行为了。从此他不但偷这些小东西,还开始了偷各家各户的金银钱财。可是,终究有一天他被抓警察抓了并且被判死刑。在执行前,他恳求判官给他跟妈妈说几句话,妈妈痛哭流泪地来到他身边,弯下腰来听小明说话。这时,恐怖的一刻出现了,小明一口咬下了妈妈的耳朵,并说:如果当我偷棉袄的时候,你就批评并阻止我,我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了。我想,这就是“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缩影吧。
一个人,如果他的选择就和故事中的小明一样,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一个悲剧,也不会有达到终点的一天,或者说他的终点注定是让人伤感的。
这个世界上凡事都有两面性,所以我们才要辩证看待,“不忘初心,才有始终。”这句话本是一句非常励志的话语,但如果没有了正确的前提,最终也只是错误的终点。我们走在追梦的路上,都会遇到很多困难,都需要很多鼓励,但在开始路途之前要知道你的梦是正确。因此,走一条正确的路,做正确的选择,愿你、我、他都能记住:“不忘初心,才有始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让我们熟知的恐怕是台湾现代作家凌茜,而这句话更像是一种人生准则,用来鼓励我们,其解释就是:人要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准则和信仰,不要因为眼前小利,而扰乱内心,保持心智,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完成自己的最终目标。
话是这么说,道理大家也都懂,可真正以此为标榜的人有多少呢?有多少人不忘初心?我记得大家小时候都有各式各样的梦想,包括我也不例外,可是真正长大了,有多少人能够持之以恒?我小时候看动画片和玩游戏的时候就在想,我也要做出这些动画和游戏,让别的小朋友都玩我的游戏,所以长大我选择了动漫制作这个专业,虽然我还没有工作,但是我希望我能够坚持下去,完成最初的梦想,能够有始也有终。
可假如有人失去初心,那么他只能做到有始而做不到有终。我们看多少人有明星梦多少人坐着发财梦,但是梦想终究归梦想,而假如你失去做事的准则和信仰,而失去终极目标,甚至联盟想都失去的话,那将是可悲至极。
有没有忘却初心与梦想的终点有着直接的挂钩关系,假如你没有初心,那么目标便不要提;有了初心才有可能完成目标。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我们会被迷惑会迷失自己,这时候停下脚步,问问自己,我追求的是什么?我心秉持的该是什么?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成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忘了初心,不得始终。
初心是什么,百度词条给的解释是“意指做某件事的最初的初衷、最初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初衷了。每个人都会有初心,这里的初心并不是简单的“我想当个科学家”“我的理想是做一个教师”这样的空谈,初心,还指更具体的,例如,想当个科学家,是因为想研究出先进的技术,为国争光;想当一个老师,是因为想做园丁,培养国家花朵,培养国家栋梁。初心必须是带有指向性的,于目的性的。
一路走下来,只有不忘记自己的初心、初衷,才能得到始终,有失有得,最后得到的,肯定是你在坚持了初心才得到的。
忘了初心,不得始终。忘记初心的人,大概最终都会偏离方向,而等不到梦想实现的那一天。
有人说想当个科学家,因为想研发更先进的技术,为国争光,可最后,他当上了科学家,甚至做上了中科院的高级干部之类的,却早就忘了自己为什么要做个科学家。他论文作假,他受贿,他泄露国家机密,为了那点钱财,甘愿做个卖国贼。这样的人,就是忘记了初心的人。
有人说想当个人民教师,培养祖国的花朵,可是等他当上了教师,他却借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位做尽让人不齿的事情。他忘记了他当初是怎么说的,他在后来的人生里,忘记了初心,也就不可能得到始终。这些,都是不得始终的人。
消灭私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