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看到别的家里婆媳吵架,相处的不好,也包括我家。但是看了我大舅妈跟外婆,我相信还是有婆媳关系好的。虽然说自古以来,都很少有婆媳和睦相处的,或多或少都有矛盾,但我相信她们两个是例外,,但是随着长大,我才发现原来有的时候,一切可能都是表相。
我的大舅妈算是过得比较幸福的女人,从嫁给大舅舅开始,她就不用进厨房,烧饭洗衣服都有舅舅找劳,现在五十多岁退休的人了,却只能做些最简单的菜,蒸一蒸,做个汤什么的,平时呢是笑脸相迎,一直以来都认为她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大家也都处得不错,平时也都相安无事。但因为房子折迁,她就一下子跟外婆他们的关系紧张起来,到处说她忍让了这么些年,说他们同样是儿子,可是外婆只管小儿子,把老房子也给他了(这老房了是当初小舅舅结婚用的,后来给我外婆他们住)。房子分好了,骂他们老不死的,反正房子没得分,他们也不会出钱给他们养老的,让找得了好处的小儿子。什么难听的怎么说,外婆气的住进医院。我们那边因为拆迁,很多家庭都是这样闹得很难看,在利益面前,都是翻脸不认人,我一直以为我们家不会这样,但这次事情让我看清了她的嘴脸,对她有里也有了疙瘩。
都说利益面前无亲情,但这些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凭心而论,十个手指都有长短呢,是会有看重谁多点、对谁好点。但是亲情能用这些衡量吗?
小时候都是纯真可爱的,总以为世界很简单,而且把一切都想得很美好。总以为自己眼前的就是全世界,殊不知这只是冰山一角。小时候的我像众多的小朋友一样,总以为能够选择的就是最好的。
小时候家人和老师经常都会问你,“你长大以后想当什么啊?”那个时候阿基米德的浮力实验还印在脑海里,爱迪生发明大王的称呼还想起在耳边,所以思索了一会儿以后,我坚定的回答,相当科学家。大家都为我的回答而拍手叫好。
后来学习了美丽的南丁格尔,我又想成为一名白衣天使了。因为我觉得能治病救人多伟大啊!学了马良的神笔,我觉得当一个画家也是一件超级棒的事。那是的我就是这的开始纠结了,怎么办我该当什么好呢?总觉得自己选什么就会做什么,而且自己一定能做到。现在的我已经忘了当时的选择了。
不过现在看起来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长大以后你才会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你想做什么很多时候是做不了的。你需要现实低头,现实需要你做什么,你才能做什么。小时候真的把一切都想得太美好了。
现在长大后的我们有多少人成了自己小时候期待的样子呢?我觉得是少之又少。我们一步一步迈出童年纯真的山谷,无奈的蒙上世俗的面纱,被生活磨去棱角,或许还活成了自己最最讨厌的模样。这就是现实的悲哀。
我小的时候,我妈让我看刘墉的一本励志,书名我已经忘记了,但是书的前言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大致内容就是这样,在机场里面,有一个人,刚下飞机要出机场,马上要出安检那里了,这时候有一个陌生人,农民模样,说话很实在那种,像农民工,跟他说,你能不能帮我拎一下这个包出去,我去那边上个厕所马上回来,这个人看了一下这个包,自己身上的东并不多,就帮他拿了,正在过安检的时候,一帮警察来了给他按倒直接把手铐带上了,当场从那个包里翻出一推毒品,数量足够让他把牢底坐穿,这时候这个人拼命的喊那个当初让他拿包的农民工模样的人,但是那个人已经消失了,然后他就被带走了。
小时候看书总认为秦桧是大贪官大汉奸岳飞是民族英雄,长大后再看发现秦桧不是书上描述的那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