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句话特别的对。两个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总喜欢说一句话,谁先动感情谁就输了。陷入感情的那个人肯定就失去了主动权,即便后来两个人很相爱,他也不能完全掌握主动权,所以他的苦恼绝对是一对恋人中最多的。
一个男孩和女孩,他们是高中同学也是同桌,一共三年间他们同桌了一年半。男孩很搞笑,经常会逗女孩开心,两个人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女孩刚认识男孩的时候有男朋友,所以女孩并没有很把男孩看在眼里,只是当成一个普通的同桌而已,连朋友可能都算不上。
但是男孩还一如既往的对女孩好,女孩只是默默的享受,有一天女孩跟男朋友分手了,她突然回头发现,这个男孩好像一直在默默的守护她,但女孩觉得自己不可以马上就变心,这样对谁都不是很公平。
就这样一拖再拖,两个人在毕业的时候都没有在一起,但高中这几年间他们发生了太多的故事。女孩渐渐的被男孩感动,反过来开始对男孩好,而这个男孩,却是一个很洒脱的人。平时马马虎虎的,虽然在逗人开心这方面很擅长,但是让他什么事都仔细上心,的确有一点困难,而女孩却是一个处女座,思维逻辑严谨,又很较真儿!
久而久之,因为是两个人的性格原因,女孩喜欢管着男孩,男孩也很乐意被女孩管着,但是女孩有一天发现她对男孩儿有了很深的感情,可是男孩渐渐的变得冷淡,好像喜欢上了别人,他甚至习惯了跟女孩做朋友,没有其他的想法。
他们两个人之间暧昧不清,最后女孩儿,实在是忍受不了男孩这样子的花心,忍受不了他的无情,女孩就跟他大吵了一架,从那以后两个人再也不联系。
其实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看的很清楚,男孩的确很宠女孩,但女孩过于的无理取闹,可能是被男孩宠坏了。因为男孩当年对他的感情很深,而女孩却显得无情,最终男孩伤心了。等到女孩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女孩想要挽回,但她的方法却很极端,她没有选择好好的跟男孩谈一谈,而是随便找一堆理由,吃醋发脾气。在男孩心里,最无法忍受的就是女孩的无理取闹,明明心意那么明显,却不接受,既然不接受有为什么不肯放手?
两个人之间,都有很深的感情,但是却因为多情总为无情恼,女孩没有看清,男孩对她的爱,辜负了这一份心意,让男孩苦恼了那么久,他们最终的结局其实并意外,只是有缘无分罢了。
多情总被无情恼,如果这句话放在诗句里,那估计就真的如百度所说是一种人格障碍了。但如果把它单拿出来,不过就是自作多情,庸人自扰罢了。
其实这句话说的也不错,现实中太多多情总被无情恼的事情了。不管是在交往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我们总会遇到这种情况。
多情的人往往是受伤的人,他对一个人会遇到感情付出,投入了之后,却得不到回报。
我记得我有一个朋友,他和他的前女友分手之后,他对你前女友就发了一条短信,上面就是简短的几个字,多情总被无情恼,深情常被薄情扰。
他问我什么意思?我看了看笑称,大概是你在感情里欠了他的吧。其实大体不就是这个意思吗?那个女子在抱怨自己的深情总是被他的薄情所困扰,自己多情,他却无情,反倒显得自己是在自作多情庸人自扰。
这句话往往用在不对等的关系中和单恋暗恋之中最为合适了,单恋之人,便是多情之人,被暗恋者往往是无情之人。
有些人极力想维持好一段关系,有些人却对这段关系毫不在意,于是付出多的人变成了多情之人,而对这段关系毫不在意之人变成了无情之人。
往往多情之人就会被无情之人冷落甚至远离。
我们看过了太多影视剧,也看过了太多的小说片段,所有爱情故事里最大的矛盾,不过也就是这个多情总被无情扰。若两个人同样是多情,怎么会产生这么多的矛盾呢?若两个人又同样都是无情,又怎么会产生爱情呢?
在苏轼的诗中他是借用阑珊的春色比喻自己仕途的坎坷,自己仿佛是被无情的少女给伤害了。当然古今的意义不同,但它的情景就是相同的,其实,简单来说,多情总被无情扰不过,就是一个人深情一个人无情,深情的人被那个无情的人深深伤害了。
我认为有道理。其与“多情剑客无情剑”表达的感情是一样的。“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来自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其本意是指在人生旅途上的失意,不仅仅指代爱情,其中还指代仕途、命运。在奔向理想的路上不断、无私的付出可谓“多情”,可结果往往不如人意可谓是被“无情”所回击。在生活中,尤其在感情中,双方等价付出如果存在的话,那其实质就是一场交易。我认为感情和化学平衡类似,在未达到平衡以前,二者不断反应(譬如亲密在一起、吵架、冷战),在这之中一定伴随着某一方的不断妥协,这就是在找平衡点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