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在一些影视剧里面看到过去人们称女孩子多为黄花闺女之类的,包括现在有一些老人也是这样称未婚的女孩子的,但是我们大家一般都没有考虑这一个称呼是从何而来的?是从什么时候而来的?
其实关于称女孩子为黄花闺女这件事情的起因,要从一个传说讲起:话说古时候有一个公主长得非常的美丽动人,而且她非常的活泼爱玩,有一天这位公主在皇宫里面玩累了,就躺在了梅花树下睡着了,这时一阵微风吹过把梅花飘落下来,正好就落在了这位美丽的公主的额头上。
她醒的时候梅花依然贴在她的额头上面,宫女们看到以后都被她带着梅花的样子美的惊呆了,纷纷夸她像仙女一样好漂亮,公主自己照镜看过以后也觉得很喜欢,从此这位爱美的公主每天都把梅花贴在自己的额头上面。
但是不久梅花就开过了,但是这位聪明的公主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她找到了一种黄色的颜料然后用笔在自己的额头上描出了梅花的样子,还是非常的逼真非常的美丽,公主就叫它梅花妆。
后来这种梅花妆传到了民间,民间的姑娘们纷纷的效仿公主在额头上画的这种梅花妆,又因为这种颜料是黄色的,所以就把它叫做贴花黄。那时候画这种妆的都是年轻的未婚姑娘,所以人们后来就把黄花闺女作为对未婚女孩的统称了。
其实我们在古诗中也曾见过对这种妆的描写,我记得《木兰辞》里面就曾经提到过: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说的就是这种梅花桩,可见古时候这个美丽的妆容在民间有多么的流行和普遍。
黄花闺女至今常用,专指未婚少女!尤其突出指从来没有嫁过人,没有进行过性交的纯真妙龄少女;古代女子深居闺中,绣花读书,学习礼仪,闺女是对那些受到良好家庭教育,并且精心保护长大的女子尊称。
黄花二字还得从古代女子的妆容上说起,黄花其实就是黄色的化妆粉,在脸上贴成花的形状。以前的人觉得这样美!而且未婚少女才这样打扮。我们初中都学过南北朝民歌叫《木兰辞》的,里面就有一句:对镜贴花黄。木兰当时也是未婚未嫁的,所以有此妆容。如果结婚了,就把头发盘起梳发髻,是另外一种打扮了。
而在贞操观念深厚的中国社会,至今仍有非常重大的处女情结。大多数男子还是喜欢娶这些黄花闺女。因为无论从夫妻生活上,还是城府处事上,都更加容易相处。父母也会因为自己的女儿是黄花闺女而不会轻易把她嫁给二婚或者穷苦的男子!总是会因为自己的女儿仍是黄花闺女这几个字而特别骄傲,而一心找户好人家。
相反,如果有些女孩不幸失身了或者和某些男子有染,马上就会掉价!几乎变得一文不值 。父母也会被人指指点点,抬不起头来。现在虽然说思想开放了,但是仍有不少女子会介意自己第一次给的人不是自己的老公;仍有不少男人非常嫌弃,自己娶回家的老婆并非一手货!可以说是他们的心病和心结。可见黄花闺女之圣洁!
1、“黄花闺女”的来历,与“对镜贴花黄”无关,花黄不光是少女妆,也是妇女妆;
2、“黄花闺女”的来历,与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的梅花妆无关。
我们说历史要讲证据,即便是一个故事,也应该证明出这是古人就记载下来的故事,而不是误信今人的杜撰。
“黄花闺女”是从少女“对镜贴花黄”而来的么?很明显不是,这都不需要多说,因为花黄不是少女妆,花黄是所有女人妆,即妇女和少女都可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