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的时候我爸每次跟我聊天,他都会问我,你有一个什么样的想法?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你出于什么样的理由要提出这样的想法?你有什么样的计划吗?有什么规划吗?总之不管我跟他说什么,他总是用很理性的方法来回答我。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那个时候生活费并不是很多,所以我当时看到有很多同学喜欢编毛线玩儿,就跟我爸讲说吧,我觉得我可以开一个小店,专门卖毛线,然后呢?赚一点小钱。
我把当时用一种非常严肃的语气拒绝了,我说你上过这样的生意能赚多少钱吗?你知道你的成本是多少吗?你的利润是多少吗?你要投入的精力是多少吗?你在这个阶段做这样的事情,相对来说就是倒买倒卖,并没有什么意义。
总之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我觉得,现在的我,生活上还是一个主要靠理智来判断问题的人。
很多时候,当你开始提出一个命题的时候,比如说,这辆车好漂亮啊,我想买。你就会开始去想: 这辆车到底要多少钱,他每年的维修养护费用大概是多少,每个月所需要整体的油钱是多少,维修费用是多少?然后你再算一下,如果没有这辆车,会比有车减少多少的费用,增加多少的麻烦,如果如果性价比合适,那么我应该把成本控制在最低多少?
总之每一次这样算完了以后,你都会发现去做一些事情,是非常的理性的。
比如你在换工作的时候,总是会考虑目前的东家,它有哪些好处,那新的东家会有哪些好处?通过这样的比较会不断地看到一个相对可行性更好的方案。
这种相对理性的思维的一个好处是,当你在工作的时候,你始终能够最快的速度找到可行性的方案,至少这个方案是相对更好,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在工作岗位上,老板和领导一般会比较认可这样的人,因为他们是处理问题的人,他们一般对于初四出现的突发情况以及相关的策划方案,都会非常的准确,有效。
然而这也让我的家庭生活陷入了不少的麻烦,因为每一次不管我的老公和孩子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我总是第一时间在问他们,你们认为这个事情可行吗?你认为这样花费多少钱?不知道的时间人力物力。而有的时候在家庭生活中其实更多的需要的是支持和理解。
做人理智,有时候是一件好事,但有时候也会让别人对自己有误解,觉得冷血,没有感情,这些贬义词都是用来形容大部分的理智的人,因为性格会让我们吃很多的亏。
我记得我高中的同学她就是一个很理智的人,不管什么事情她都很理智。每次班长给我们开完会,鼓励我们好好学习的时候,我们都会很给力的在下面鼓掌,而她却不会,她只会觉得我们在做无用功,因为每次开完会后我们的热情只能持续那么几天,不会长久,所以开班会成了一个经常性的事情,但她每次都会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我们不会因为几次的班会就提高自己的成绩,反而是更加的浪费我们的学习时间。
还有的时候我们老师会说很多为了我们好,就让我们买各种资料的时候,我们都会觉得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她就不一样,总会找到老师也从中牟利的很多证据来说明老师其实并不是他自己说的那样,只是为了我们好。因为她的性格导致她身边的朋友没有很多,所以她也总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独来独往,因为所有人都不喜欢她,觉得她很冷血,很难以接近。
但我知道,她其实并不是冷血,因为我看见过她看着一些留守儿童和老人的时候发出的感慨,虽然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哭得很惨,但是我知道她是真的关心这些人,因为我看见过她对路边的老人伸出援助之手,所以,我知道她其实只是对一些她看不惯的事情表示很反对,很讨厌,她虽然活的理智,但是她并不是一个冷血,没有感情的人,她有一颗柔软的心。
智者,向来被人所称赞和羡慕。我们会羡慕这些人的睿智以及他们在面对突发事件以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时,总是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
在这个世界上,按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按性别将人划分男人和女人。按照另一种划分法,我们还可以将其分为理性的人和感性的人。
顾名思义,感性的人总是会以自己的喜怒哀乐来作为判断一件事情如何去做,做什么样决定的标准,而理性的人,则会在考虑事情时,权衡事情的权衡利弊,做出那个利益最大化,最为稳妥的决定。做一个理智的人,虽然会不受自己情绪和感情的支配,但是,有时候太过于注重事情的结果,有时候会缺少了那么一点点人情味。
感性的人,虽然有时会受到自己情绪的支配,做出一些冒失冲动的决定,但是,在我看来,感性的人活的更加随性一些,他们不要太会考虑事情的结果,但都是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不论最后的结果是好还是坏,她们都不会觉得后悔,都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
做一个理智的人,可能做任何事情都会经过慎重的考虑,但也正是这种习惯性的考虑,也容易使他们患得患失,太过于看重事情的结果,有时候会失去事情原本的意义,就像对于感情的事情,本身就是没有对错的。
总之,不论是做一个理智的人还是做一个感性的人,其实只要是自己的选择就好,没必要过于纠结。
理智的活着很幸福,不会为了别人的话语眼神而左右你的生活,不会为了情情爱爱迷失自我,不会为了利益钱权煎熬于世上,不会为了谁的离开打乱了生活节奏。这个时候,是你掌握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