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不着急结婚的女性,自身非常独立。她们有着令人羡慕的高薪,也有着别人望尘莫及的思想高度。有时面对她们,你甚至想象不到一个男人在她们生命中的必要性。社会越进步,选择慎重走入婚姻的女人就越多。因为她们已经脱离了以前社会女性对男性的物质依赖,由物质上升到了更高的精神要求。面包我自己有,请给我爱情。如果你连爱情都没有,我愿意带着面包自己走。
女人在婚姻中,怀胎十月,困于厨房家务,埋没最美的青春。男人却不为青春所惧,愈老愈值钱。女人结婚后,依然要白天上班,晚上煮饭、做家务、带小孩,有工作也有家事的压力。男人结婚后,他们的生活几乎没有变化,反而多了一个清理家务的后备军。更别提女人作为一个妻子,得去适应一个完全不同的家庭和面对男人的亲友团批评建议……所有女人都希望找一个能够分担家务、体谅妻子、保持忠心、并且公婆通情达理的另一半,但她们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另一半出现的几率,可能还没有女性自己创业成功几率的一半多。
在结婚之前,很多女生都会幻想婚后幸福的生活,却没有意识到结婚是把今后几十年的岁月,去交给一个不确定的人。婚姻是一场巨大的赌博,是输是赢,要在一生中慢慢展示。在结婚之前,对另一半的幻想,很可能会在结婚后破灭。曾经,有很多女人认为,婚姻代表着单身状态的结束。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女人,却把婚姻当做生活结构改变的开始。
而那些不着急结婚的女人,都有着令人羡慕的生活状态。该看书时看书,该旅行时旅行;看见优秀的人欣赏,看到落魄的人也不轻视;有自己的小生活和小情趣:养动物、种花、画画…她们不用想去改变世界,却努力活出自己。在没有爱情来临时保持最美的状态;在爱情来临时,又有能力去拥抱它带来的一切。当一个女人物质和精神都很富足,品尝到了单身自由的滋味、并习惯了这种滋味,那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婚姻,即使未来的蓝图描绘的再美丽,也很难骗到她了。与其走入婚姻,她们不如只享受恋爱的甜蜜。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之前一直存在的婚姻制度,有可能是经济不发达的副产品。
在经济不发达,人们的收入水平不高时,通过结婚可以降低各种生活成本。房子的贷款,可以两个人一起承担;你做饭,她可以帮你洗碗;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社交工具,当你感到孤独寂寞的时候,有另一半可以给你倾诉。
也就是说,通过结婚,你原本过得不怎么好的生活,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但现在呢?绝大多数90后都不用通过结婚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不想做饭,随便出去吃,或者干脆叫个外卖就可以解决;不想洗衣服,直接塞到洗衣机就可以搞定;有微信,微博,头条等各种消耗时间的社交软件,也不用担心需要有人陪。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已经放的很开了,婚姻在一些人眼里,不再是必需品。
我身边有一些不婚主义者,在他们眼里,一个人的生活是最好的,无忧无虑,不用去为感情担忧,也不用受感情的牵绊,这样的生活,不要太爽。你不能把这些人理解为异类,因为以前“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种观点是每个人必须践行的社会规范,但一些社会规范,会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而不断遭到挑战和更新。
总的来说,经济的不断发展,给了各种生活方式以更多的可能性,在此期间,尊重彼此的生活选择,在不影响到你的情况下,过好自己的就行了!
自我评价,是指个人通过自己与其他人的对比,在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特点进行的某种自我判断,是一种主观意识,如果一个人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
部分女生不着急结婚,或者说恐婚的原因就是自我评价过低。例如,某位女生在恋爱过程中屡次收到挫折和伤害,或者自小生活在不和谐的原生家庭关系,父母关系紧张或离异,会导致女性对男人产生"没有一个是好东西"的情绪,形成消极、长期的自我评价:我应该远离男人、远离婚姻,才能避免受到伤害。
这类女生敏感脆弱,惧怕于异性建立过度亲密的人际关系,面对步入婚姻与组建家庭,内心既有渴望,但更多的是恐惧感。所以,最终独自一人生活。
独立的人不想结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