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止于智者,聊天止于呵呵,谁要是跟我聊天一直发呵呵,我真的是不想再和他聊下去了,根本就没有聊天的必要了好吗?或许有时呵呵可以表示你的你的敷衍,表示赞同,表示好笑,表示无奈,表示同情。但是,我真的是很不喜欢别人在跟我聊天的时候给我发呵呵,感觉真的很不尊重人。现在不是就有什么“流言止于智者,聊天止于呵呵”的说法。2013年,“呵呵”一词当选网聊最伤人词汇。
拒百度上面所解释的,呵呵还有很多的潜台词隐藏着的意思,不想与对方聊天的时候呢,呵呵潜台词就是:你TM烦不烦?我不想跟你聊了,还有当社会阴暗面曝光,呵呵 代表的就是潜台词:无话可说的愤怒,你很强啊。当无知少年秀下限,呵呵 潜台词:真是够傻屌的啊,我无语了。当告白女神被拒绝时呵呵的 潜台词就是:癞蛤蟆还想吃天鹅肉?你怎么没有照那镜子呢,看看你长的什么样子?我长的丑,但是我想的美啊。还有如果你想要讽刺讽一个人低智商时,呵呵 潜台词:你懂个球,在这装逼。但是,重点来了啊,根据最新的研究表明,“呵呵”一词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来源是母猪的护崽行为。
《猪的母性行为研究进展》中对“呵呵”作出解释:当第一头仔猪产出后,母猪表现出强烈母性冲动,立即站起,对仔猪发出“呵呵”的叫声。
所以,再有人跟你打呵呵这两个字,你就要好好注意一下了,看他到底是想干什么,哈哈哈哈哈哈。不过,我劝你最好还是不要用这两个字比较好点,这个感觉现在已经把他当做一个很伤人的词语了。所以,随意的你还是不要用这个词了,真的会闹翻的。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我高中时候与朋友聊天的时候总是用呵呵,不止是我一个人,曾经那个年代所有人都喜欢用呵呵表示自己的喜怒哀乐,前些日子在高中最好的朋友家中翻到了自己毕业留言,短短的几百字之中用了十数次呵呵,当时我的尴尬癌都要犯了。
放在现在来讲,呵呵已经被视为禁忌词汇了,当初可能认为呵呵比较炫酷,可以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时间久了之后发现呵呵确实不太适合用在聊天的语境。呵呵属于皮笑肉不笑,意思大致为虽然我很烦但是我还是保持在和你聊天的意思,当某人跟你发呵呵的时候就代表已经生气的意思,现代许多人的滥用,任何语境的无故滥用实在是让人有够郁闷的。如果现在某个朋友跟我聊天的时候发呵呵的话,我就会回一句唔,互相伤害嘛,大不了就是以暴制暴罢了。
一来皮笑肉不笑无故滥用使大部分人厌烦,二来本来两个人好好的聊天突然蹦来一句呵呵,所有想聊下去的心情都瞬间崩溃,每个人的时间都很珍贵,大家更愿意与自己脾气相投的人相交,总是呵呵会让人认为你并没什么聊下去的欲望,既然这样一来二去的就没人愿意和你聊天了。我们大可以用其他的词语表示自己的心情,例如大笑的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略带嘲讽的哈哈哈,许多词语可以更好与世界与朋友敞开心扉,彼此交流。
想来呵呵给人的观感太过差劲,无论是词义还是所表心情,聊天之时请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
聊天里的“呵呵”,比较火的前几年了,网络上总是会出现“呵呵”二字,反感的人很多,总感觉这两个字所带来是感情很淡漠。
“呵呵”,虽然听上去很礼貌,但同样给人疏离,淡漠,相比于“哈哈”、“嘿嘿”,情感上确实欠缺很多,网络聊天,见不到对方,只能凭借聊天记录和当时的语境来判断你是什么样的人,当别人跟你很热情的讲述发生的趣事,糗事,你回复一句“呵呵”,再多的热情也会被扑灭的吧,或许你的本意不是如此,但是文字不会说话,看到的人自然按照它的理解来揣摩你的语气,确实“呵呵”二字带来的语气不善,关系好的聊天好友是不会用这样的语气的,人们都喜欢接触阳光的,健谈的人,希望与这样的人做朋友,你的“呵呵”无人问津也委实正常,毕竟这两个字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反倒体现出对着屏幕的你如此冷漠,高冷也不是这样玩的,高冷是一种气场,不是聊天中的淡漠就能体现的,所以,“呵呵”总是被人嫌弃。
如果你觉得这样不对,你可以试试,在你得微信好友里聊天,把“哈哈”统统换成“呵呵”,你会发现你们聊天的热情较之以往都没有了。不是因为你对你的朋友产生了不满,也不是你的朋友觉得你不好,关键问题就是在于“呵呵”二字了,感情不到位,所以才会产生嫌隙,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两个字确实是不利于人际交往的,被人嫌弃是必然。
因为呵呵表示嘲讽,这不是敷衍不敷衍的问题,而是表示你在并不赞同他的观点并且觉得他的观点很傻很脑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