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那些爱吹牛的同学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心想事成,一心想要成为大老板,并且为之付出努力的同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另外一种还是父母羽翼下的一个平庸之辈,因为他的吹牛还是为了吸引别人羡慕和崇拜的眼光,自己并没有注意积累多少经验。所以爱吹牛不见得是件坏事,爱吹牛人的结局不见得都不好,只是看他吹牛之后的行动,是踏踏实实去实现目标,还是说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这就是反应出人的心理特征,就像是现在有很多人会在朋友圈晒幸福,晒恩爱,除了少部分是为了记录和分享自己的幸福,但是大部分人因为自己心中缺少爱,缺少被关注,所以会在朋友面前晒自己的幸福。吹牛人的心理也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小时候或者心理的某种缺失,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类人是可悲的。
所以,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爱吹牛的人,如果他也在默默的努力实现“牛”,你也可以做他的听众,给与他鼓励,去弥补他小时候心理曾经有过的创伤需要。如果是遇到那种趾高气昂,就是想要别人崇拜他,自己又没有什么本事的人,就当他说过的话就是自己耳边的一阵风就可以了。当你内心缺什么就会展示什么,这是人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他人宽容一些,自己也会开心很多。
曾经那些爱吹牛的同学都怎么样了?分为两种,一种吹牛的实现了,而另一种吹牛的真是吹牛了。
举个例子,有个同学上这的时候吹牛说将来不光要买车,还要自己开个专门卖车的店,当时听这个消息的时候可以我初中的时候啊,我们那时候一个村子里都见不到几辆车的,他那时候的想法我们基本上都主认为是吹牛,说说而矣,然而呢,人到中年的时候再次同学聚会的时候,聊天过程中得知其真的开了一家卖车的店,他自己也提起之前小时候的这一想法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是认真的,并且真的付诸行动,实现了,这牛果然不白吹,想起了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外一实现了呢?
当然,吹牛的人不少,能记得的也有几个,确实有吹牛的,现实当中自己打脸,谈起来的时候也只能是付诸一笑罢了。
其实呢,通常来讲大家更喜欢那些吹牛吹实现的人吧,属于有理想,有干劲,并且实现了的。这种人更让人敬佩。
想起一句话,吹牛也是需要资本的,想要吹的响吹的漂亮,可不是就是过过嘴瘾的事情,你得有个谱啊,你得为着你吹的牛做出行动,否则的话,可能只能会被嘲笑了的。
吹牛,有时候更是一种给自己未来设定目标的一种方式,如果奔着实现的目的,那么吹牛也没什么不好。
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吹吹牛还好说,到社会上可没人吃你这套。
我有个大学同学,就特别喜欢吹牛。又一次晚上回宿舍,神秘兮兮地跟我们说,班主任叫他到办公室去改试卷答案了。当时,我们对他的话将信将疑,但是后来成绩出来,发现他还是不及格。从那以后,我们对他的话就都当笑话听了。
毕业后,这个同学自己拿了家里的钱,在外面做点小生意。这两年也听不到他的消息了。
现在回想一下,身边爱吹牛的同学混的都不怎么样。做生意的,让人觉得不够诚信,交不到啥生意伙伴;做老师的,做的讲座没人爱听,一次两次后学生就不买你账了,到现在还是个讲师;做职员的,报告总爱稍微夸张一点,客户慢慢就不买你的账了。
所以,还是踏踏实实做人就好。现在社会上的氛围其实有些浮躁,感觉有些会吹嘘的人,混的都很光鲜。但是,我始终觉得人还是要忠于本心的好,只有心是踏实的,人才是踏实的。虽然这些人在外面看着挺风光的,但回到家,卸掉包装,内心都是空虚的。人可以骗人,却唯独骗不了自己。
还在吹牛
死了
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