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平时我们在做一些事情或者处理问题的时候,做一个有心人,多些心眼儿,适当的留一手,可以很好的避免以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当朋友向我们借钱的时候,处于道德仁义帮助了他,但是有些人也经常会碰到借钱后朋友失踪不还。所以这就需要在朋友借钱的时候,对于一些金额比较大的借款,一定要规范程序,让他写上欠条签字按手印,必要的时候也要找上公证人。不要感觉不好意思,会破坏你们的感情,朋友之间一码归一码,你都借给他钱了,让他写欠条也是应该的。很大程度能够避免朋友跑路或者抵死不认账。
在恋爱和婚姻关系中,虽然讲究坦诚相待,但是尤其是女生一定不要什么话,都对自己的爱人讲。包括自己曾经的恋爱历史,即使你有过很多个交往对象,当爱人问起的时候,一定要尽量简单简化掉,一两个就ok啦,而且一定不要和他们描述的太过细化!男人是非常小心眼的,以后吵架会动不动就把这件事拿出来说事儿。还有自己婆家的一些事情,家长里短的鸡毛蒜皮小事,能够自己解决就不要告诉爱人。还有除非你老公特别大度,你给自己父母买什么他都没意见,比如偷偷给父母生活费或者买一些高档用品,自己心里知道就行,没必要每次都对老公说。万一以后你和自己的公婆出现一点矛盾,他就会拿这个来向你发难,说你就只顾自己父母而不顾他的父母。所以在处理爱情婚姻中,我们也要学会适当的留一手。
在和同事相处的时候,尤其是有一些直接利益关系的同事。当你们共同策划一个方案的时候,不要因为你们私下关系不错,就把自己全部的想法毫无保留的分享给他。要知道人心隔肚皮,在利益面前,谁又能经得住诱惑呢?对方说不定就会抄袭你的创意,最后还会诬陷你抄他的。到时候你有一百张嘴也解释不清楚了。所以当同事,问你一些事情的时候,要多个心眼儿,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适当的留一手,才能不被有心人利用。还有当同事询问你对另外同事或者领导看法的时候,学会说话留口德,即使有不满也不能抱怨,祸从口出,万一传到对方耳朵里就有你后悔的了。
有些时候有点未卜先知,让自己有点长远的眼光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无形中可以为我们规避掉一些有可能会发生的麻烦,让我们的生活能够更顺利一些。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自己的私家车里留下一个能打的通的电话号码,这样在自己停车在某一个地方,万一阻碍了别人的正常需要的时候可以给你打电话,而你可以赶过来挪车。
前几天有一个朋友来我这诉苦,说自己的爱车被人踹了几脚,车门都掉漆了,要去修车。她才刚买了没多久的新车,这是谁这么讨厌没素质?细问起来原来是她出门的时候,开车围着小镇转了几圈没找到停车位,就把爱车停在了一个别人的门口。她心想不用多久就能办完事儿回来开走,所以就放心大胆的去了。结果等她回来一看就傻眼了,崭新的车门上多了几个脚印。原来是她的车挡着人家的道了,人家找她挪车,偏偏车里又没有电话号码,一气之下就被踢了几脚。朋友特别生气但也很无奈,直怪自己不长脑子没有先见之明,只好暗暗的吃了这个亏。
虽然这都是一些小事,但就是这一件一件的小事,才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前几年的时候为女儿买了一份保险,本来也没想着用,寻思就当是存钱了,等她大点了好取出来做学费,结果没想到,去年就完全用上了。她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去住了整整一个周的医院,花了几千块钱。好在提前交了保险,除去报销的部分,剩下我自己支付的并不太多。这还不是很严重的病,如果是大病而住院没有保险,那可不是要人命吗,医院可是个花钱的无底洞,有多少家庭尚可的人家为了救治病人而返回贫困,甚至背负债务。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一手,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好好筹谋规划一些,让这份不易的生活能尽可能的多一份安心。
我在处理家庭矛盾的时候常常会在脾气最旺盛的时候让自己平息一下,留点空间给自己想,以后就会避免很多的麻烦。但所有这些能留一手的习惯,都是在以前吃过亏之后才有的惨痛领悟。也许是生活中的自己太过于单纯和乐观了吧,总想着但凡过日子,那就都是向着一个方向的,不会有让你失望和破坏梦想的初衷存在,可现实是,如果真的发生了这些事,初衷就一点都不重要了,人们常常看的只有结果。至于承担这些结果的,也只有你自己。所以为了避免麻烦,在很多事上,我学会了留一手的做法,任何事都不要做的太过完满了,这样会过犹不及。
我在生孩子之前做事从来都是走一步想一步,走到哪儿想到哪儿,那过的叫一个没有未来感。可生了孩子以后,发现还是早点打算比较好,而且经过好几年生活的磨练,也能够把一些事的轻重有所区分,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就像给孩子上户口这件事,我原本并没有想好上城市还是农村户,但家里都觉得现在城市户不值钱,农村 户每家都会按人头分红,国家还给补助什么的,大部分都倾向于上农村户,我当时就想,孩子上学的话,现在都划片区,如果上在农村了,将来上学还得往来迁,迁还得有房子,而现在的房子是单位的产权房,个人是不能去直接用来上户口的。所以就坚持了一下,想着以后再考虑农村吧,现在先在这里上。不为钱而冲。结果等孩子上学的时候,我们这一片成了政府重点扶植片区,教育全部重新规划,全市的好老师只要新学校校长点将,都任意调配,这下我们周边的房价和学区都火了,文件上规定只有在片区内住满三年才能进入所划分的学校。如果当时听大家的话,我们就会耽误孩子进入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还真是避免了很多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