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一定有,而且,看到这句话,我突然想起了同性恋。
他们最初相识,如果放在现代,就是这种同性恋关系。他们的结局也就像现在的同性恋一样,没有办法在一起,父母不同意,社会也不同意,他们最后的悲惨结局源于两家人父母太过于苛责酿成的悲剧。
而现在的大多数同性恋也是不被人理解,虽然两个人有感情两个人相爱,但是因为各种世俗的眼光,因为家里的压迫,他们不得不在一定年龄后选择相亲结婚生孩子。
当然现在的社会比较开放,外国已经允许同性恋结婚,很多中国的人也选择跑到外面结婚,两个人一生不生孩子,相守一生,他们之间或许也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爱情。为了爱可以抵抗世俗的眼光,为了爱被迫叛离了自己的父母,还有传宗接代的职责。
所以我觉得这个社会上,与梁山伯与祝英台,最相似的爱情就是大多数的同性恋人,毕竟走不到一起的人,是多数的,能够排除力难在一起的人实在太少,他们之间的悲剧远比正常人的爱情悲剧很多。
还有一种是富家女看上了一个,屌丝男,他们两个人也会因为家里条件的悬殊,最终不可能走到一起。毕竟富家女的意义就是要与别人联姻,有几个富家女能跟屌丝男在一起呢?而且这个屌丝男承受的非议,承受的异样的眼光一点都不比同性恋的人少,甚至他承受的压力应该比同性恋还要大。
这种悲剧爱情一定是存在的,悲剧也是源于生活。但是生活的悲剧要远远超过,舞台以及故事中呈现出来的。爱情的力量总是超过人们的的想像,悲剧也总是因为爱情产生,又因为爱情结束。
同生共死的爱情必然是有的,即使是小三横行,出轨遍地的今天,我依然相信有人爱得至死不渝。
如果说女扮男装上学读书,或者不知兄弟是女娃之类的不太可能,就算世界上雌雄难辨的人再多,在一起学习接触非网恋,只要有点儿常识,基本不会分不清男女。而小时候同窗读书青梅竹马发展成恋人,最后走入婚姻殿堂的并不多,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是一个大关,等够了年龄,爱都被世事繁杂磨光了。最重要的是家长和老师的棒打鸳鸯,禁止早恋,扼杀了很多纯洁的爱情,不是说他们不对,而是我们面对的社会压力,升学、高考、就业……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感情是单纯的,没有经过世俗污染的,当掺合进来祝老爷和马文才就迅速的结束了,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而我们现在的爱情怎幺呢为爱而涉及生死呢,自杀是受到谴责的,因为相思病或者其他并发症而死也不太可能,毕竟治愈的技术这么高,心理辅导都能解决,终归是社会进步了,想为爱而死都很难。
但是并不是说没有那样真挚的爱情,而是两情相悦,执子之手,共同奋斗,坚守本心,慢慢的陪心爱的人一起变老,也是坚贞的爱情。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只是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其中的真相无法追寻,因为红尘中茫茫众生,都渴望得到一份真爱,不断的去追寻、赞美、演绎,甚至用艺术手段去美化迎合民众的心理,以达到商业盈利的目的。但是只要不放弃,我相信能找到一份像他们那样单纯真挚的爱情的。
世界之大必有相同,我们爱情就有些类似,当楚父母也嫌他家贫寒,出了他父母有三间破屋,在一无所有,那时下学后我们在一个队干活,彼比很了解,一年后他当兵了,后来回家探亲,我一个朋友帮提了亲,妈妈坚决反对,但我爱他,从小《梁祝》的故事感染着我,我毅然决然嫁给他,从此坚难度日,他也没有辜负我,特别能吃苦,也非常心疼我,力尽了苦难,奋斗了十年,日子慢慢变好,从一无所有到今天什么都有,如有我们的感情还如当初,祝我们能健健康康白头到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