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二十岁为止,我只是体验过一个人在学校的生活,但还有室友和同学,也不算孤身一人,只是没有家人在身边。但是我有一个堂哥,我一直都特别佩服他,他特别的自主独立和坚强,敢于自己一个人去那么远,压力和竞争又那么大的城市北京去奋斗和拼搏,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哥的大学是在成都,而我们是安徽的,当初他大学开学的时候,去一趟学校可能得花将近一千,加上住宿和吃什么的,他那时候考虑到自己父母可能也没怎么出过远门,而且多一个人就要多花一倍的钱,所以他决定一个人去学校,一个人扛着被子箱子,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到了成都。我是真的很佩服他,因为像我们这种农村的孩子,除了出去上学,否则一般是没有出去的机会的。
到后来他毕业了以后,本来在很近的城市就有很好的工作,可是他却非要去北京。家里人都说北京生活压力太大了,而且人生地不熟的,一旦有什么事都没人帮忙。但是他还是选择出去闯荡一番。刚开始的时候真是特别心酸和艰苦,我哥那时候几乎每天都跟家里人说话,但又舍不得电话费太贵,于是每天到别人的墙角下蹭别人的无线网,看看家里人,和我们说说话。住的地方离公司特别远,经常因为要加班就只能在公司凑和,有时候好几天都不回家。那时候我去过一次他住的地方,是一个地下室,只有几平米,阴暗潮湿,很艰苦的条件。
但是对于那些在北京拼搏的人来说,北京这个城市给了他们实现梦想的平台,即使很心酸很艰苦,他们也愿意追逐自己的梦想,伴着这个城市的车水马龙和繁荣景象,做自己想做的。
就是在北京有很多孤身一人闯荡的人,他们甚至把自己的名字叫北漂,觉得自己身似浮萍,飘荡在北京。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在没有钱,没有家长支持的情况下,独自一个人到北京来实现她的梦。
这个女孩子仅仅是普通的高职毕业,她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广告设计师,但是她学的专业好像和广告也不太沾边,于是她到处找不要求学历,也不要求专业的岗位,声音很甜,也经常笑,于是很顺利成为了一名电话销售,简单来说就是打电话拉人来做广告。薪金是很低的,全靠提成,刚开始工作的几天刚开始工作,她特别努力,连嗓子都哑了,后来慢慢掌握了工作节奏,尽可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判断对方是不是有意向,因此她的业绩还是不错的。
她为了省钱只租在地下室一个极小的只能放下一张床的房间,她似乎有敏锐的感觉,总能找到特价商品,让自己用便宜的价格吃最舒服的东西。当她积累了一部分钱之后,就报了网校,学了平面设计,慢慢的她在公司里除了做电话销售,有时候还能帮忙做一些后期,领导也很喜欢她,给她涨了几次工资。
她的爱情也十分奇妙,当时有一个小伙子来发传单,她好心告诉他说这座写字楼是不允许发传单的,然后留下了一份,小伙子指着他的联系方式,让请她扫了一下二维码。然后两个人就联系上了,都是在异乡漂泊的灵魂,很容易碰出爱情的火花,他们相恋然后住在了一起。
在北京有梦想,总不会孤单太久,因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与你并肩前行。
在北京有工作,认识的有朋友,但混的并不如意。高昂的房租,微薄的薪水,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是一代北漂人心酸的真实写照。那时我们有梦,渴望馅饼砸到自己头上,渴望有朝一日飞黄腾达。如今我们深夜对饮,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生活工作的不如意更让孤身一人在北京飘荡的人们感到失落与孤单,住在地下室的无数个夜里都辗转难眠,醒来眼泪都浸透了被褥。另外出门在外,向来报喜不报忧,所有的苦与累都只能一个人承担,更增加了几分无奈与忧愁。
感觉特别孤独,有的时候,感觉一个人坚持不下来,好想找一个人陪自己,或者是回到父母身边,但是咬牙坚持一下,就这样挺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