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百分之八十的那类男人,潜意识里只有两样东西——自尊心和虚荣心。能够掌握到这种心理,叫一个骄傲的大男人站起来、坐下去,都容易得很。女人最爱的两样东西,很可能是爱情与金钱。女人在精神和物质双方面,大半都比男人现实得太多。
再糊涂的女人,选丈夫时,都有她的精明。
再精明的男人,一旦恋起爱来,就都傻啦!
女人的直觉反应,往往胜于男人考虑再三的判断。女人不讲逻辑,男人拿她有理也说不清。乍一看来,喜欢花前月下,雨中漫步的好像总是女人。其实,在这些柔软情调的背后,女人内心的计划可绝对不止这一点点。
天下男人,在家居生活中,往往只不过是儿童的延伸。如果女人抱着爱护儿童的胸怀去对待父亲、丈夫和兄弟,他们大半会用热烈的真情给予回报。万一,女人硬要在家中将这种“儿童延伸体”,当成对手,硬逼男人对抗,得到的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男人是泥,女人是水。泥多了,水浊;水多了,泥稀。不多不少,捏两个泥人——好一对神仙眷侣。这一类,因为难得一见,老天爷总想先收回一个,拿到掌心上去看看,看神仙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怕太太的男人,哪里是真怕——疼惜是原因,省了麻烦是高妙。
欺辱丈夫的妻子,那份吃定了的霸气,可真是不疼不惜不怕麻烦。
丈夫在外伤害社会,欺负弱小善民,做太太的明知也不理。一旦丈夫在外认真有了红尘知己,那个太太一定拿性命来拼——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谓大义灭亲也。
忍耐的女人,男人很少看在眼里,还有可能要轻视。
忍耐的男人,女人又说他没有用,一样看不起。
对待女人——结了婚之后的太太,甜言蜜语固然有助婚姻美满,可是倒不如按月缴上薪水袋来得管用。
对待男人——结了婚的丈夫,洗衣煮饭固然有助婚姻美满,可是倒不如始终轻言好语来得有效。
喜欢三毛有差不多20年了,还记得初一的一天中午,哥哥带回了一本纪念三毛逝世10年的小册子。白色的小册子,印着三毛的几篇文章,由此留下深刻印象。到了高二,我在学校图书馆第一次完整的读完了三毛的所有书籍。
三毛关于男女的见解,更多的体现在她与荷西的感情生活的描述中。
(1)三毛天性浪漫,不是很看重金钱,而是彼此的心灵契合。
当荷西问她,是不是想嫁一个有钱人,
三毛回答,如果我不爱他,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爱他,千万富翁我也嫁。
荷西说,你还是想嫁给有钱人。
三毛回答,也有例外的时候。
荷西说,如何我呢?
三毛回答,那只要吃得饱的钱就算了。
荷西问,你吃得多吗?
三毛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2)三毛追求朴实的生活
她们结婚是在沙漠教堂,仪式简单,衣服也是很随意。连教堂的人穿的都比她们正式。但是三毛可以把这个仪式写的生动有趣,让人读了非常喜欢。
沙漠的日子,生活是很贫瘠的,三毛还可以把自己的物品赠予或者借给邻居。后来荷西失业,经济变得不是很好。他们可以一天只吃一顿,尽量节约食物。(3)三毛对爱的理解很纯真。
因为有一段时间,三毛不开心。荷西把他唯一心爱的匕首换成了一串铃铛,只为讨妻子欢心。三毛一直保存着那串铃铛,爱不释手。她看重的是荷西的心意,并不是礼物的价格。
女人在家噜噜唆唆男人受不了。女人一旦回娘家,男人少了那根肋骨,才知坐也不是,睡也不是。不结婚的女人越来越多,这表示了什么?
丧妻立娶的男子古来皆是,这又表示了什么?
女人和男人的战争,开始在洪荒。
女人和男人不打仗,又活得实在没有意思。
女人和男人——真难。
一对正常的男女,从认识,到恋爱,再到结婚,必须有一个充足的时间,好让彼此有个充分的了解过程。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见钟情?当然有,但大多是一见钟情,再见失望,三见拜拜!有没有一见钟情直接发展成完美情侣、幸福夫妻的?也有,但99%发生在好莱坞电影、言情小说和韩剧中,还剩下1%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遇上了,那我要恭喜你,你可能是中了六合彩,但剩下99%的概率则是:你要么被这个人骗了,要么被自己的感觉给骗了,你被“梦中情人的光环效应”影响了。
大龄未婚男女像是坐巴士坐过了站。有时是因为巴士上的座位太舒适了,简直不愿下车;有时是因为不认识自己该下的站台。终身不结婚的男女呢?他们是巴士司机
在爱情当中,任何见解都是适用于绝大部分人。也有少数是例外。三毛所说的关于男女的见解,也是一种普遍性。不能代表所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