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皇上和宜修才是最相像的人,可是皇上最后却很厌恶宜修。皇上从小不受先帝的重视,先帝最爱的孩子是果郡王。宜修是庶女自然也不受她生父喜欢,她父亲最爱的女儿是纯元。皇上为得到皇位不惜手足相残,知道甄嬛与果郡王有染就杀了果郡王,宜修杀了自己的亲姐姐得到了皇后之位,她杀纯元的原因更是因为纯元抢走了她丈夫的爱。
皇上与宜修有着相似的童年,有着一样的隐忍阴暗的性格和残忍的手段。他们如此相似,可皇帝最后死生都不愿与宜修相见。不知道皇帝骂宜修残忍时有没有想到过自己也是如此冷血,皇帝听宜修哭诉心中的不甘时是否会想起自己受过的委屈。
不知道皇帝不愿意见宜修的原因是不是他不敢正视那个黑暗的自己,他痛恨宜修的残忍,也是他在逃避那个残忍的自己。
有一个看了好几遍才发现的细节。
甄嬛由贵人晋升为嫔,是因为怀孕。刚怀上孩子,皇帝就迫不及待晋封她,在正式册封之前,甄嬛和皇后在太后宫里商量册封礼的事情。
皇后就提到了,册封的吉服来不及赶制,用了敬妃以前的礼服。太后夸赞皇后做的好,懂得变通又很节俭。
一旁的甄嬛看在眼里,暗暗记下了,从此她就有了这个概念:吉服出了问题,可以拿别人的衣服代替,不越制就好了。
于是有了后来的误穿故衣事件。
有一个看了好几遍才发现的细节。
甄嬛由贵人晋升为嫔,是因为怀孕。刚怀上孩子,皇帝就迫不及待晋封她,在正式册封之前,甄嬛和皇后在太后宫里商量册封礼的事情。
皇后就提到了,册封的吉服来不及赶制,用了敬妃以前的礼服。太后夸赞皇后做的好,懂得变通又很节俭。
一旁的甄嬛看在眼里,暗暗记下了,从此她就有了这个概念:吉服出了问题,可以拿别人的衣服代替,不越制就好了。
于是有了后来的误穿故衣事件。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甄嬛被贬出宫以后,在尼姑庵出家,苏培盛去看望甄嬛与槿夕。
当告诉甄嬛,皇上要来看望他在苏培盛在出门的时候,给了槿夕一个钱袋,并跟槿夕说让她置办几件衣服,这些年槿夕都没有穿过新衣服,通过这个细节我们就能看得出,其实苏培盛是真心喜欢槿夕的,因为他一直在关心着她,也一直在关注着她,这个小细节从另一个侧面也证明了,苏培盛是一个为了爱情敢于面对一切的人。
《甄嬛传》里有一个细节,眉庄复宠只是在皇帝闭经的路上找手镯,再穿一件粉色娇艳的衣服。这个简单的段子就获得的宠爱,相比较甄嬛的几次复宠而言,简直是太简单了,按理说甄嬛要比眉庄更得皇帝的喜欢,所以这个眉庄复宠细节我觉得耐人寻味,究其原因是因为眉庄本身漂亮,性情高洁,再加上简单几句话能说到皇帝心坎里,这才是把住了皇帝的脉。她如果真的参与争宠那还有甄嬛什么事。
甄嬛刚被封为贵人的时候,让温实初来调理好自己身体准备侍寝后,温实初从碎玉轩出来回头看了一眼碎玉轩的门牌,上面有竹叶,这也是后来为什么袖口一直绣有竹叶的真正原因,不管是原来守护甄嬛还是后来喜欢眉姐姐,因为他一直心系碎玉轩!以至于后来被霏雯抓住把柄告发甄嬛与温实初私通。大家一直都在说因为温实初和甄嬛是青梅竹马,才绣的竹叶,其实不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