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这是拖延症里最可怕,最难治愈的一种。具体就表现在,不愿意当下立即马上分分钟都不耽误的去奋斗,去努力,而是不停的幻想自己功成名就的那一刻。一直拖到最后时刻才去做,放在你身上,大概可能就是到了考研一个月前的时候才随意翻翻书。或者你说的高考前不努力。还有你说的大一大二因为翘课所以才挂科,因为谈恋爱所以挂科。这种病之所以叫“完美型拖延症”,就是说从内心深处无法正视自己的平庸,无法正视自己只是个平常人,智商一般,长相一般,家境一般,不努力根本赶不上其他人。因为无法正视,所以宁愿选择拖到最后一刻,这样就有了借口“你看我是因为时间不够”“我有这个实力只是没有好好努力”“再让我试一次肯定可以”“要是从一开始就努力我就多么多么成功,总之和你们这些努力的垃圾不一样啦。”其实只是害怕听到,有人在背后说“你看那个人,努力了也没什么好结果,大概是天资太差了吧。”我这拖延症一病好几年,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我至今还在和它做艰苦的斗争。我深深知道这种病对心理上的巨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到生活,让很多原本你靠努力可以获得的成果变为想象中的幻影,泡沫,遥不可及的梦想。所以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强迫自己,立刻去做,去努力。调整心态,把自己看作是最平庸的一份子。告诉自己,不努力,就什么都不是。毕竟你要的是一个真实的灿烂人生,而不是别人口中“好聪明,就是不努力”,但的确是个loser的人生。求仁得仁。古人诚不欺我。
对某些根本不看专业只看学校的人说一句,不要以为复旦牌子大就什么专业都难考,很多专业根本不难的,比如法硕。复旦法硕的水平我也知道一点,法硕全国都是水,考这个专业的朋友很多都是想转行的找了个好考的来考,真的法学硕士,那是有些难度的。看你还年轻,我很羡慕你,想起自己考研奋斗岁月也是很缅怀。我们都是二三本的学校出来的,环境都一般,我很理解和明白你的感受。在这个社会想要逆转一些局面真是不容易,尤其是在社会阶层固化的今天。犹如下棋,一步走错,步步受制于人,想要扭转局面,要走很多弯路和经受更多的坎坷才可以买回青春丢失的机遇。纵然很多人在说读研无用,但是一个名校研究生学历对于一个本科二三本的学生来说,利大于弊,是划算的,也是今后有可能脱离原先层次的重要转折和机遇。多年之后,你回头看时,可能你会发觉你考上名校研究生成为了你关键的一步。
不是完全了解你的情况,但是如果你能完成下面的目标,我觉得复旦是有可能的。把自己原来挂掉的所有科目全部过掉,如果能重修选择重要科目把绩点刷上来。保证目前的科目不挂有足够高的分数;认认真真学习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gre能体现你英语水平的,达到足够的高度;准备司考等法律相关的考试,尽可能的取得相关优秀的证书;联系往年考上的学长学姐,听取经验,获取资料。了解招生流程,导师情况,如果有可能可与导师提前交流;全力以赴公共课和专业课,既然要倾尽全力,至少初试证明自己的实力;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多积累、多思考;保持良好心态,既然我已拼尽全力,结果怎样又如何呢。非法律专业。其实一个人为了一个目标全力以赴,持之以恒。
完全有可能,哈工大今年考研的有的国家线都过不了!二,三本经过努力考上北大清华有的是!我儿子普通二本考研就进入复旦大学得复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