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理学的视角,钱有界定明确的两种意义:工具性意义和符号性意义。
工具性意义是基于理性决策的,主要也就是等价交换、公平交易的意义,钱不过是种特殊商品,对于个人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符号性意义就复杂得多了,符号性意义更多是基于人的情感: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这些古老的经验总结都已经被现代的实证研究所证实:钱能让人更自私,疏远人与人间的情感,也能暂时缓解人的伤痛感,还能促进公平性合作竞争,等等研究不胜枚举。
所以,我个人对“钱只是工具”这句话的积极理解就是,别让钱的符号意义过多影响了你的人生,你认为非常理性的决策,其实在不经意间早已被某些看不见的力量所影响扭曲了。
我们常说有的人扎到钱眼里去了,这种大白话其实是非常科学的。
《怪诞行为学》这本更有趣更面向大众的书在第四章提到人类社会有两种规范:social norms 和 market norms,两种规范一旦混淆,就会造成麻烦。
比如你老婆做了一顿丰盛的晚宴,你拿2000块钱出来答谢她是不是有点别扭,但换成价值2000块的衣服或别的礼物是不是就完美了?
金钱的符号意义,往往就是刺激我们脑中的market norms,可是我们有时却不自觉地将其带入到了social norms适合的场景,这才是金钱的原罪所在。
你了解梯子的作用吗?
小时候橱柜顶上有一罐糖,可是你踮起脚尖搬来凳子还是够不着,于是你学大人搬来了梯子,爬上去,扭开盖子,掏出糖,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那罐糖就是你渴望的生活,或者说,更大的世界。
橱柜的高度就是你和渴望的未来的差距。
凳子和梯子就是你的钱。
凳子可以视作是有钱,梯子,可以视作是足够的钱。
钱,就是工具。或许你可以撼动世界,扳倒橱柜,也能吃到糖。不过,出于安全的考虑,还是使出吃奶的力气搬个梯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