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总是因情而发,写身边之事,抒心中之情,总有一首诗歌让你觉得为你而作,让你找到共鸣。而我喜欢舒婷的《致橡树》。
在这个纷杂的社会里,太多人在乎物质,轻视爱。而爱更多的是与利益、权利、价值相捆绑。就像小时代里顾里说的“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虚伪的幌子。”到底有没有真爱,或者说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情怀去爱呢?我想致橡树这首诗就给了我们一种价值观的引导。
大学时读致橡树,只觉得写得比较美,读着上口,没发掘太多的韵味。而工作了才知道,这首诗太有内涵了,真的是为自己而作的。首先她强调的爱情是平等的,不是为了连在利益而相处的。诗歌连用凌霄花、鸟儿、泉源、这样的意象写攀比的爱、单调的爱、无奈的爱。紧接着给出木棉用树的形象和爱人平等地在一起。相亲中,会有人先看工作,觉得你是稳定收入可以进一步了解。当听说你是农村家庭,不是独生子后,立马找理由说不合适,这样的我见太多了。而且他们的理由都一样,我就想问问这些人你们以前不也是平房-筒子楼-住宅楼过来的吗?当然平等更是相爱,和爱人分享雾霭霓虹,也和爱人分担寒潮惊雷。另一半有他的刚毅睿智,而我有温柔伶俐。我们的爱不论到不到婚姻,都不要是欺哄,而是真诚。爱人不仅是爱他的外表、工作,更要爱他的心灵、他的一切。
总有一首诗会让你感动,再读《致橡树》,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扎根心中。
他有时逃得如行云流水般潇洒的,是他的书法;他有时逃得如歌声四起般空灵的,是他的音乐;他有时逃得如朝来春雨晚来风般匆匆的,是他的词中花;他有时逃得如晚妆明肌雪般雅丽的,是他的水中月。
有时候我想,李煜能把生命逃亡得如此多姿多彩的本身,就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也许作为逃亡者来说是痛苦的,迫不得已的;但他逃出的一种人生风景,既是 他自身人格与生命的传真,也是他对世界的奉献。只有一个彻头彻尾的政客、权棍,才会把失落的亡命逃成一匹中创的狼。一位诗人、一个艺术家却可能把自己的逃 亡之路变为艺术之旅。在这一点上,李煜已经向世界证实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台湾诗人罗门有一首现代诗,题为《逃》。诗曰:“其实,逃就是一种飞/就是鸟说的 那种空阔/即使云为了远飘/将山的阶梯推倒地上/那也只是起伏与浮荡/从不经过伤口/不经过伤口的逃/便用不着去想。”
“诗”是一种宣泄,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名称存在着,词,歌,文,曲,画,舞……表达着自己的态度。在千万首诗里总会有一些在不同的时期引起我的共鸣。或悲愤或哀伤,或高兴或迷茫,但这些都是短暂的,而要说最深刻的,大概就是罗隐的《自谴》了,“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不论情感,不愤世间,不悲不喜,豁达自然。
有呀!不单单是自己,也蛮有时局性的!《醒冬》冰霜醒,幻风叫,傲寒腊梅弇雪笑;百鸟鸣,绿枝摇,昔躏松骨春知晓。
唐寅的绝笔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在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惧相似,只当漂泊在异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