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是一个特别爱哭的女孩,所有和我亲近的人都知道。
奶奶不在我身边,我会哭;和邻居家小孩儿玩儿,他们拿了我的东西,我也会哭;家人说了我,我不开心了也会哭;甚至想要某个东西,但是没有,我也会哭……总之,别人经常会听到我哭,那时候,大家最烦的就是我哭。
现在虽然长大了,也不哭了,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大家对我最初的印象,而且还时常有人提出来说这些,每次说到这些的时候,我都想找个老鼠洞钻进去,有点无地自容的感觉。
不过现在泪点已经很高了,很多时候可能大家都能哭得稀里哗啦的,但我就是没有眼泪。这就归功于我曾经的经历。
因为我在别人眼里一直都是一个比较爱哭的人,所以,这也就代表着我可能比较软弱。可能是因为我没经历过多少事,个人情绪也比较重,所以我特别讨厌那些讽刺我的人。
他们老说我肯定扛不住事儿,他们也认为我自己肯定什么事儿都解决不了,然后再拿我和别人做比较,他们会说看看你堂姐堂妹们多能干,她们很多事情都不用父母操心,她们都是自己解决问题,特别争气,这些孩子就是懂事,而我肯定就是那个反面人物。
每次当他们说这些的时候,我都想说,我也是靠自己,我也没有让我爸妈操心,只是你们本来就对我有偏见,不管我怎么做,你们都认为我不行。
所以,从那以后,我告诉自己以后不到万不得已,不许再哭。我告诉自己要坚强,而且我也做到了。现在想想,我应该感谢他们,有了这样的经历,我才会更好地改变。
一个老师对我们说,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哭是懦弱的表现,只能让自己更加掉价。从那之后我再也不轻易掉眼泪。
我妈说我出生的时候泪点就很高,不像其他孩子一样老哭。
小时候泪点又低回去了,看见一条瘸腿的狗要哭,妈妈没有做我喜欢吃的菜要哭,早上不想起床要哭,更不要说是看了一部感人的电影了,简直哭到不能自已。
印象中最后一次大哭是在初中。初三的时候姥爷离世,我请假回去参加葬礼。关于姥爷的记忆,都是他板着个脸对我很冷漠,感情也不是很深。但是等到了姥爷家看到桌子上的照片,我再也忍不住了,大哭起来,我再也没有机会叫他一声姥爷了。
我跪在照片前面放声哭了好久,中途不管谁来拉我都没用!姥姥来了,她摸着我的头跟我说,你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你姥爷之前还夸你最稳重呢!我一下子哭不出来了,憋着眼泪跟着爸妈操办后事。
打那以后,每次想哭的时候,我都想想那个板着脸的姥爷,原来他对我深沉的爱在于知道我是家里沉稳的那个。
那大概是在我初一的某一个节假日吧,爸妈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回来了,一般情况下下都是过年的时候才回来的。我和姐姐弟弟很开心,他们回来代表着有很多好吃的了,那还不开心啊,简直要飞喽。
节假日的第二天,爸爸提议说要不要去镇上的街玩啊,我们都说好啊好啊。当时爸爸开的是那种电瓶车,后面只能载两个人。我和姐姐弟弟也没想那么多,只是兴奋地跑了出去,因为终于可以出去玩了。出到外面才知道,对哦,怎么坐,也坐不下啊,只能有一个人不去,呆在家里。
那时候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爸爸会叫我不要去,留在家里的,因为姐姐说了,要做作业,让我去吧。爸爸跟姐姐说,作业回来再做,让你妹妹先不去吧,下回再去。我瞬间语塞,但又无力反驳,说真的,我一点都不想去争这些东西,因为毫无意义,都说得那么清楚了,我又何必去做无用的挣扎啊。
我默默地回家里看动画片去了,其实眼泪是不停地掉的,心里难过得要死,谁不知道啊,哪有下次,一年都不回来几次。后来,事实也证明,真的是没有下次。那次之后,我就告诉自己,不能哭,觉得不能哭,哭是没用的。直到了今天,我的泪点一直是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