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地有个叫曹丘的人,他很会说话,能言善辩的,经常就去结交一些有权有势的人,通过阿谀奉承,获取钱财,这曹丘之前曾经侍奉过赵同这样的贵人,和窦长君关系也不错。季布听说这件事情后,就写信提醒窦长君,说曹丘在我看来不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他虽然能说会道,但是他的动机和目的都值得商榷,我劝你最好不要和他来往过深,做个普通朋友就够了。等到曹丘先生回乡的时候,他让窦长君给自己写一封见季布的推荐信,说我听说季布是个好官我想亲眼见见,认识一下。窦长君就告诉曹丘,你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吧,我看季布对你的印象不是很好,你是不是平时太张扬了。
但是曹丘坚持要让窦长君给自己写,写完之后自己才离去,曹丘让人把推荐信送给季布,季布看到后大怒,好你个窦长君,好你个曹丘,两人合伙给我难堪,就等着曹丘的到来。曹丘来的时候先给季布做了个揖,说楚人有句老话,说就算得到一百两黄金,也没有你季布的一句承诺份量重你为什么能取得这么高的声誉呢?我们都是楚地的人,我经常到处传播你的光辉岁月,让天下的人都知道您的名号。您为什么要拒绝接待我呢。季布听了非常高兴,不但接见了曹丘,还留他住了一段时间,把他作为尊贵的客人,而季布之后名扬天下,有很大一部分功劳是曹丘的。从一诺千金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曹丘确是有很高的说话方式,和说话技巧,另一方面季布的诚信也是远近闻名。
和行军的弟兄们在篝火旁畅谈西楚霸王称霸后的和大家一起享福的日子,和项羽一同探讨当上帝王后该如何治理国家,谈论如何增加在百姓中的威望。但是随着霸王的魂断乌江,一切都成为了泡影,成为了独身一人的时候才能那来回忆的碎片。季布受到刘邦通缉,一面承受着失去君王,失去将领,霸业成就不了的悲痛;一面还要时刻提心吊胆,躲避着刘邦的抓捕,想到当年的时光,就算是七尺男儿也不禁留下泪水。
好在上苍有好生之德,季布被楚人尊敬着,就算刘邦下了通缉令,而且还用私藏要犯诛三族的残忍手段,但还是有人愿意帮助这位失意的英雄,并帮他计划着何时能重出江湖。季布遇到朱家可以说是人生的转折,朱家敬仰季布,在得知季布为了保命成为奴隶的时候,好生招待他,一有机会就找如何让季布重回新生的手段,在一次会见刘邦亲信的时候,朱家向夏侯婴披露了自己的心声,希望帮一帮季布,他是忠于自己主人的好官。夏侯婴就去劝刘邦,刘邦一想是这么个理,不能失去一个好官,要是让别人用去了,那我这边可是亏大了,他下令取消通缉,还找来季布,封了一个官位,让他专心政治,专心治理自己的封地。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够有这样的好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季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侯婴说情.刘邦在夏侯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这个故事我没看过,不过一诺干金的意思说话算数,一言九鼎,明天我去看看回来后再告诉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