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沟通最本质是真心,在社会上闯荡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沟通的形式是远远重要于内容的,很多时候,真心并换不来别人的理解。而是会加深沟通之间的障碍,因为你想说的可能并不是对方想要听取的。
沟通的最本质在于了解,古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放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中也同样适用。因为人永远是关注自己远胜于关注其他事物的。既然都是对自己感兴趣,就需要投其所好,了解沟通的人所喜欢谈论的事情,才能促成一场比较开心的沟通,当然这个开心是对方的,你开不开心就不知道了,毕竟谈论的是对方喜欢的而非自己喜欢的。
当然沟通肯定也不是你一直在说,对方在听,所以倾听也是沟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学会倾听可以很好的维持与建立人际关系。给与对方一个好的印象,这对之后的沟通是极为有利的。倾听分为两种,一种是真的倾听,一种是附和的倾听。还是那句话,形式是重于内容的,是真的想去倾听他人的话语也好,还是仅仅单纯的站在那里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也罢。都需要让诉说的人能够认为你是在认真的倾听他说话,才能博取好感,
沟通是一门学问,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再了解对方的需求,如果可以的话,从这两个需求的区间中找到交集是最好的。如果没有的话,很多时候,没有交集创造交集也要上,这才是现实啊。
前段时间刚看了北野武的《北野武的小酒馆》,其中提到一句“所谓规矩,就是替他人着想”,北野武强调现在的人越来越没规矩,归根结底是因为越来越自私自我。
我们常看到各种提升所谓情商,提升说话技巧,提升社交能力,诸如此类,但这背后最本质的,其实并不是技巧,而是,能够替对方着想,从对方角度出发,否则,一切只以单方利益为诉求的,就算再舌灿莲花也不过是表面功夫。
明白对方诉求,尊重对方意愿,在对方并不够熟知的领域或问题上给予讲解疏导,真诚相待,满足双方共同利益的诉求,这些,是沟通最核心的东西。
没有人愿意做“冤大头”,所以,如果我们以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等来获取自己的单方利益,这显然就是不对的。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达成共识良好合作,这是最基本的认知。
除此之外,则是手法上的问题,这个因人而异,你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脾气秉性,参照他的最终目的,这样会事半功倍。
沟通,是一种输出,你如何将自己要传达的东西可以以最高的百分比传达给对方被对方接受,这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在沟通过程中一定会有折损,如何尽量降低这种折损,就是沟通的关键。
沟通既需要大局性、目的性,又需要细节性、差异性,所以,需要花费耐心和提前做功课,使自己更具说服力,同时公正而可信。
放低自己的姿态,不要以高高在上的方式来和别人进行沟通。而是要以一种平等的方式,这样才能让双方在交谈过程中感到放松。





